首页成语词典义形于色义形于色的意思
xíng

义形于色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出处《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例子蒋和森《风萧萧》:“卢携念着念着,声调竟显得那样的激昂,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基础信息

拼音yì xíng yú sè

注音一ˋ ㄒ一ㄥˊ ㄩˊ ㄙㄜˋ

繁体義形于色

正音“色”,不能读作“shè”。

感情义形于色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含褒义。

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近义词义无反顾义愤填膺义正词严

反义词无理取闹理屈词穷心怀叵测

英语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俄语изображáть гнев на лиц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义形于色的意思解释、义形于色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1 22:01:50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吠:狗叫。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
一至于斯同“一至于此”。
一至于此竟到如此地步。
一路货色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三谏之义《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下气怡色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不动声色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不拘于时不受耻于从师的时俗限制。
不拘形迹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心情急切。不迫切追求富贵。指人清高,安于清贫生活。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不露声色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不露形色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不露神色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不露辞色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不齿于人指被人看不起。
专美于前专美:独享美名。指先于别人独享美名。
业精于勤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是由于勤奋。
业荒于嬉荒:荒废。贪恋玩耍就会荒废学业。
丢眉弄色做眉眼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