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耳闻则诵耳闻则诵的意思
ěrwénsòng

耳闻则诵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例子我希望有耳闻则诵的本事


基础信息

拼音ěr wén zé sòng

注音ㄦˇ ㄨㄣˊ ㄗㄜˊ ㄙㄨㄥˋ

繁体耳聞則誦

感情耳闻则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近义词过目成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耳闻则诵的意思解释、耳闻则诵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9:51:53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则一,二则二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
    一无所闻一点也没有听说,丝毫也不知道。
    一闻千悟形容悟性极高。谓略一指点,即完全了悟。
    不堪入耳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不进则退不向前进就向后退。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
    不问不闻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不闻不问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鸣;鸟叫。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东风过耳见“东风射马耳”。
    东风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举世闻名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久闻大名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乐极则忧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乐极则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乱人耳目乱:扰乱。指故意去迷惑人。
    了然无闻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事宽则圆遇到事情只要从容对待,就能圆满解决。款:宽缓。同“事款则圆”。
    事款则圆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