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ú dǎo shǒu wǔ足蹈手舞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唐·陆贽《圣人苑中射落飞雁赋》:“闻之者足蹈手舞,睹之者目骇心惕。”
xiù shǒu páng guān袖手旁观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yóu shǒu hào xián游手好闲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shén qiāng shǒu神枪手射击技术十分高强的人。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4回:“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
fǎn shǒu kě dé反手可得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荀子·非相》:“诛旦公,定楚国,如反手尔。”
shù shǒu wú cè束手无策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shǒu xià liú qíng手下留情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庚子风云》:“在这几个当口,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将王成德击倒,他却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让过了。”
zhì shǒu kě rè炙手可热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敌手,将遇良才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shǒu bù shì shū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shū bù shì shǒu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dé xīn yìng shǒu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yòu shǒu huà yuán,zuǒ shǒu huà fāng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比喻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也形容心思聪明,动作敏捷。《韩非子 功名》:“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shǒu wú cùn rèn手无寸刃谓手里一点武器都没有。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第十卷:“香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扼虎颈,丰遂得免。”
yī shǒu bāo bàn一手包办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yī shǒu bāo lǎn一手包揽一个人办理全部事情,不容许别人插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3回:“你一手包揽,我只赊我的头钱。”
yī shǒu tuō tiān一手托天比喻无法办到的事。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qī jiǎo bā shǒu七脚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李昌《回忆民先队》:“我们正七脚八手处理文件,收拾东西,警察已到院内。”
qī zú bā shǒu七足八手见“七脚八手”。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qī qiè bā shǒu七郄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qī xì bā shǒu七郤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bù zé shǒu duàn不择手段择:挑选;选择。不选什么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清 梁启超《袁世凯之解剖》:“为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目的甚正,犹且不可。”
bù guī shǒu yào不龟手药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陆游诗集卷二十二 寓叹》:“人生各自有穷通,世事宁论拙与工。裹马革心空许国,不龟手药却成功。早朝玉勒千门雪,夜坐蓬窗万壑风。借得奇书且勤读,小儿能续地炉红。”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两手空空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dān qīng miào shǒu丹青妙手善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手(丹青:原指丹砂和青雘两种可制颜料的矿砂;后泛指绘画的颜色)。多指国画大师。唐 高蟾《金陵晚眺》:“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jǔ shǒu zhī láo举手之劳举:抬起。一动手就能办到的一点劳动。比喻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jǔ shǒu jiā é举手加额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百姓闻贤使君之来,举手加额,以为天眼开矣。”
chì shǒu kōng quán赤手空拳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zhuó shǒu huí chūn着手回春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来高一功的情况不妙,尚炯回来也许会着手回春。”
niē shǒu niē jiǎo捏手捏脚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捏手捏脚,直到房中,并无一人知觉。”
yī shǒu yī jiǎo一手一脚见“一手一足”。郭沫若《棠棣之华》第五幕:“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
suō shǒu suō jiǎo缩手缩脚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duō shǒu duō jiǎo多手多脚指人手脚忙乱或动手动脚给人添麻烦。
huāng shǒu máng jiǎo慌手忙脚见“慌手慌脚”。老舍《小坡的生日》:“嗗拉巴唧向小姑娘一点头,慌手忙脚的跑出去。”
cuō shǒu dùn jiǎo搓手顿脚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4回:“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叫了签稿,请了刑名师爷,大家斟酌,想不出一个法子。”
diǎn shǒu jí jiǎo点手划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知观指点扛棺的,正在那里点手划脚时节,公人就一把擒住了。”
ài shǒu ài jiǎo碍手碍脚碍;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
shēng shǒu shēng jiǎo生手生脚生:不熟练。形容对某事不熟悉。端木蕻良《鹭鸶湖的忧郁》:“他生手生脚的,心头忐忑的跳着。”
bǐ shǒu huà jiǎo比手划脚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杨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却像没听见,紧自比手划脚说。”
zhǐ shǒu dùn jiǎo指手顿脚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dà shǒu dà jiǎo大手大脚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
shù shǒu fù jiǎo束手缚脚见“束手束脚”。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鬼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鬼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zhá shǒu wǔ jiǎo札手舞脚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明·无名氏《双林坐化》第一折:“好一个配猴儿日的,札手舞脚的,恰便似个活螃蟹。”
shù shǒu shù jiǎo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diǎn shǒu huá jiǎo点手莋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qī shǒu bā jiǎo七手八脚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zhuó shǒu chéng chūn著手成春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qīn rú shǒu zú亲如手足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想兄弟情亲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将兄命亏?”
niǔ shǒu niǔ jiǎo扭手扭脚身体左右扭动。形容故作娇媚或有意做作。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9回:“你们休要扭手扭脚的。”
qiáng zhōng zì yǒu qiáng zhōng shǒu强中自有强中手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手下无弱兵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shuǎ shǒu wàn耍手腕指为达到预想目的而使用手段。曲波《林海雪原》:“他又向我耍手腕,又向我要旅长那匹马。”
zhǐ shǒu huà jiǎo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shā shǒu jiǎn杀手锏喻指取胜的绝招。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sā shǒu jiǎn撒手锏小说中搏斗时突然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比喻在危急时拿出看家本领。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100回:“众人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说:‘倒有一宗撒手锏,没听见说会有撒手棍。’”
zhī shǒu qíng tiān只手擎天擎:举。一只手能把天举起。形容本领很大。清·夏敬渠《野臾曝言》第111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sān zhī shǒu三只手扒手,小偷。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庙会期间上布施的人不断头,得有个人来监视‘三只手’。”
zhī shǒu kōng quán只手空拳只:单。指单有一双手而没有武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zhī shǒu dān quán只手单拳只:单。比喻一个人力量弱小。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sān rì bù tán,shǒu shēng jīng jí三日不弹,手生荆棘弹:用手指拨弄。三天不弹琴,手就像长满荆棘那样不灵活。比喻技艺不经常练习,就会生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6回:“这果真是‘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fān shǒu wéi yún翻手为云翻:反转。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宋·陈亮《祝英台近》词:“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kǒu qiǎo shǒu zhuō口巧手拙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qīng shǒu qīng jiǎo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qīng jiǎo qīng shǒu轻脚轻手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沈从文《萧萧》:“于是萧萧轻脚轻手爬起床来,眼屎朦胧地走过床边。”
rú zuǒ yòu shǒu如左右手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xǐ shǒu fèng zhí洗手奉职洗手:使手干净,比喻廉洁;奉职:担任职务。比喻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唐·韩愈《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建中四年,侍郎赵赞为度支使,荐公为监察御史,主馈给渭桥以东军,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
xiōng dì shǒu zú兄弟手足手足:比喻亲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形容彼此间关系亲密无间。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
zuǒ yòu shǒu左右手比喻得力的助手。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diē jiǎo bàn shǒu跌脚拌手受到阻碍或牵制,不能放手去干事。曾朴《孽海花》第28回:“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
yī jǔ shǒu zhī láo一举手之劳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ài zú ài shǒu碍足碍手同“碍手碍脚”。
é shǒu xiāng qìng额手相庆见“额手称庆”。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泥金高揭,邻里喧哗,挤庭下几满。喜极入告,额手相庆。”
dà xiǎn shēn shǒu大显身手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pī lì shǒu霹雳手指断案敏捷的人。《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páng guān xiù shǒu旁观袖手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宋·陆游《福州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xiǎo shǒu xiǎo jiǎo小手小脚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峻青《海啸》第四章:“你喝起酒来,却小手小脚的。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称吧!”
máo shǒu máo jiǎo毛手毛脚做事粗心,不细致。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liǎn shǒu dài bì敛手待毙犹言束手待毙。宋·洪迈《容斋续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
zhǐ shǒu huà jiǎo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yī bǎ shǒu一把手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朱自清《三家书店》:“剑桥是第一把手。”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bèn shǒu bèn jiǎo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4回:“才是笨手笨脚,无啥人来搭耐装烟。”
shǒu yǎn tōng tiān手眼通天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wū shǒu gòu miàn污手垢面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shǒu wǔ zú dǎo手舞足蹈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gǒng shòu ér xiáng拱手而降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斩汉将汤浇瑞雪,放心杀敌兵拱手而降。”
qí féng duì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4回:“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yī shǒu yī zú一手一足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liú yī shǒu留一手保留一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浩然《艳阳天》第114章:“没有理他的茬儿,也装作没看见他,就是为的留一手。”
kǒu jiǎng shǒu huà口讲手画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形容详细地解说。宋·黄庭坚《题跋》:“好学者从之请问,口讲手画,终席或至千字。”
yáo shǒu chù jìn摇手触禁摇:动;触:触犯。摇一下手就触犯禁令。比喻法令繁琐苛刻。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下》:“民摇手触禁,不得耕桑,繇役烦剧。”
mù sòng shǒu huī目送手挥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三国魏·稽康《赠兄弟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shǒu pà zǐ mèi手帕姊妹指妓女之间的互称。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相公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
shǒu huāng jiǎo luàn手慌脚乱指做事忙乱,没有条理。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这些忠义话儿人都会说,只怕事当临头,未免又要手慌脚乱了。”
jǔ shǒu kě cǎi举手可采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