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怨助祸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资:资助。助长怨恨,促使祸患到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基础信息
拼音zī yuàn zhù huò
注音ㄗ ㄩㄢˋ ㄓㄨˋ ㄏㄨㄛˋ
繁体資怨助禍
感情资怨助祸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资怨助祸的意思解释、资怨助祸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6:01:36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资半级 | 犹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三怨成府 |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
不测之祸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
东怒西怨 | 比喻迁怒于人。 |
东怨西怒 | 谓任意指责别人。 |
丝恩发怨 | 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
丰屋之祸 | 见“丰屋之戒”。 |
乐于助人 | 很乐意帮助别人。 |
乐祸不悛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
乐祸幸灾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云愁雨怨 | 喻指离情别愁。 |
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人怨天怒 |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
人怨神怒 | 形容民愤极大。 |
以德报怨 | 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
以德追祸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以怨报德 |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
以直报怨 |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以直抱怨 | 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以资切磋 | 资:帮助;切磋:古代把兽骨、象牙磨制成器物。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
任劳任怨 |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
任怨任劳 | 见“任劳任怨”。 |
众怨之的 | 众人怨恨的目标。 |
俭可以助廉 | 俭:节省,俭约;廉:廉洁。节俭可以帮助养成廉洁的操守。 |
克伐怨欲 | 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
全身远祸 | 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