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更唱叠和更唱叠和的意思
gēngchàngdié

更唱叠和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出处明 宋濂《寄和右丞温迪罕诗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叠和者,为何如耶?”


基础信息

拼音gēng chàng dié hé

注音ㄍㄥ ㄔㄤˋ ㄉ一ㄝˊ ㄏㄜˊ

繁体更唱曡咊

感情更唱叠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更唱叠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更唱叠和的意思解释、更唱叠和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3 14:58:05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吹一唱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
一唱一和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一唱三叹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一唱众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丈二和尚指十分迷惑。
三叠阳关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的曲调。
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三杯和万事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上和下睦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与民更始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开端。指除旧布新。
两头和番谓两面拨弄、搅和。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九叠云屏疊:重疊。屏:屏障。比喻瀑布高遠的氣勢。
亚肩叠背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亢音高唱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低吟浅唱低吟:低声吟咏。浅唱小声唱歌。形容小声哼着抒情歌曲。也形容小虫在夜里鸣唱。
低唱浅斟低唱:轻柔地歌唱;斟:喝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低唱浅酌低唱:轻柔地歌唱;酌:饮酒。听人轻柔地歌唱,并自在地慢慢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你唱我和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倡而不和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