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词四首·其一
[清代]:王国维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南國秋深可奈何,手持紅豆幾摩挲。
累累本是無情物,誰把閑愁付與他。
“红豆词四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方已到秋深时候,又有什么办法呢?手拿着相思豆,几回细细摩挲。
相思豆串串累累,本是无情之物,是谁人把闲愁寄托在它身上?
注释
红豆:红豆树的种子,又名相思豆、相思子。古人常常以红豆象征爱情。
累累(léi léi):联贯成串貌。
无情物:指草木。
“红豆词四首·其一”鉴赏
赏析
追诘红豆喻相思的由来。意谓自己在南国别离相思之时,无可奈何之秋,反复摩挲手中的红豆,禁不住深深地感喟:那一粒粒硬邦邦的豆种,不懂得人类的感情,没必要把自己的一腔情思、满怀闲愁,凝注在这本来无情无识的外物之中。这种思考,似很清醒,意识到红豆本无知觉;又很浑茫,手抚红豆捺不下心头的相思。如果诗人真把红豆看成“累累无情物”,那么就不会发出“谁把闲愁付与他”的疑问。世上一切外物,均可寄托或表征人类的情感,也只有敏感而多情的人,才能够体验到浪漫的情韵。倘若过分机械,过分求真,许多喻象都会索然无味。比如传说牛郎、织女双星一年一相会,你偏要说两星相距许多光年,根本无法相会,那该多么扫兴。即或理解外物的喻象不过是人类玩的把戏,却也不妨为前人的奇思妙想叫绝。只有持这种既清醒又浑茫的态度,才能悟得艺术创作的真谛。王国维是既有学术头脑又有艺术悟性的人,因而既察知红豆本来毫无感知,却又能将满腔相思托红豆来寄怀。仔细品味这一首诗,追诘是表面现象,实则乃是对最早以红豆喻相思的人的仰慕歆羡。
创作背景
本诗是组诗中的第一首。该组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该组诗亦以红豆喻情思,显系作者出行在外时,抚摸手中的红豆,忆念赠其相思豆的闺中人而作。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题解云:“此诗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为之。观其一往情深,殆诗人忆内之作欤?”
清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王国维的诗(60篇)〕
清代:
王国维
南国秋深可奈何,手持红豆几摩挲。
累累本是无情物,谁把闲愁付与他。
南國秋深可奈何,手持紅豆幾摩挲。
累累本是無情物,誰把閑愁付與他。
清代:
王国维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别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隻恐春來茁更多。
清代:
王国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勻圓萬顆争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清代:
王国维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櫻桃花底。相見頹雲髻。的的銀釭限意。消得和衣濃睡。
當時草草西窗。都成别後思量。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
唐代:
温庭筠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金雀钗,紅粉面,花裡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山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南北朝:
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誰言生離久,适意與君别。
衣上芳猶在,握裡書未滅。
腰中雙绮帶,夢為同心結。
常恐所思露,瑤華未忍折。
宋代:
苏轼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羅帶雙垂畫不成。殢人嬌态最輕盈。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無限事,許多情。四弦絲竹苦丁甯。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宋代:
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花院深疑無路通。碧紗窗影下,玉芙蓉。當時偏恨五更鐘。分攜處,斜月小簾栊。
楚夢冷沈蹤。一雙金縷枕,半床空。畫橋臨水鳳城東。樓前柳,憔悴幾秋風。
明代:
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栖。
别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唐代:
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