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陆游的诗 >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宋代]:陆游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

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注释

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

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此指沉香。

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此指华贵的衣服。

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

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鉴赏

赏析

此词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思绪,属于传统的“闺情”一类,同时该词也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填词技巧。

上片写女子的懒散无聊,房中的陈设、身上的衣着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空虚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与她相伴。

下片写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无聊赖的原因。经年得不到远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弹泪。“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

创作背景

此词是“花间”词的传统题材、传统格调,其写作年月待考。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陆游的诗(44篇)

猜你喜欢

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宋代陆游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宋代卢祖皋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醉扶归·频去教人讲

元代吕止庵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道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定西番·海燕欲飞调羽

唐代温庭筠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清代纳兰性德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小重山·酒冷灯青夜不眠

金朝元好问

酒冷灯青夜不眠。寸肠千缕、两相牵。鸳鸯秋雨半池莲。分飞苦,红泪晓风前。

天远雁翩翩。雁来人北去、远如天。安排心事待明年。无情月,看待几时圆。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清代纳兰性德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山花子·此处情怀欲问天

宋代刘辰翁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宋代晏几道

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醉太平·泥金小简

元代刘庭信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