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明本的诗 > 九字梅花咏

九字梅花咏

[元代]:明本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九字梅花咏”译文及注释

梢:树梢。小艇:轻便小船。坳(āo):低凹的地方。

疏影横斜: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乃谓物影稀疏。

擫(yè):以指按捺。蓓蕾:花苞,含苞未放的花。

嘲:本意为调笑,此处作歌咏、吟咏解。

“九字梅花咏”鉴赏

鉴赏

本公这首《九字梅花咏》流传甚广,同代中即获盛誉。《风月堂杂志》载:大书画家赵子昂与本公为方外至交,对本公赞赏备至,翰林学士冯子振却不以为然。赵子昂强拖本公同访冯子振,冯出示自己所作《梅花百咏诗》,颇有炫耀之意。本公一览,走笔亦成百首。冯子振仍未认可。本公出此《九字梅花咏》求和,冯悚然久之,难以下笔。乃服输并致礼,遂成知交。这首诗用浓重的笔墨描绘寒梅忍受西风,含苞欲放的生动姿态。以诗喻人,提醒人们也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自己的本性。  

明本简介

元代·明本的简介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明本的诗(1篇)

猜你喜欢

满江红·仙姥来时

宋代姜夔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东湖新竹

宋代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梅花

明代宸濠翠妃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落梅

清代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定风波·红梅

宋代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西江月·咏梅

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点绛唇·越山见梅

宋代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王元章倒枝梅画

明代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忆秦娥·梅谢了

宋代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