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共找到2个 "恐龙" 的反义词,分别如下:
词语解释
恐龙
中生代最为繁盛的一种爬行动物,种类极多,形体大小不一,大者长达三十米,中生代末期全部灭绝,原因不详。
英dinosaur;
引证解释
古代爬行动物。在中生代时最繁盛。种类很多,大的长约三十米。中生代末期绝灭。我国不少地区曾发现恐龙化石,以 云南 禄丰 发现的最有名。
国语辞典
恐龙
动物名。中生界栖息陆地的爬虫类。颈尾均长,后肢长于前肢,时以后肢及尾直立,形状可怖。种类甚多,今均已绝迹。
网络解释
恐龙 (蜥形纲史前动物)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 "恐龙"的意思解释、恐龙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汉语词典查词提供。更新时间:2025-03-04 11:11:29
最近反义词查询:恐龙的反义词(kǒng lóng)专制的反义词(zhuān zhì)远航的反义词(yuăn háng)固执的反义词(gù zhí)偶数的反义词(ǒu shù)残冬的反义词(cán dōng)快马加鞭的反义词(kuài mǎ jiā biān)陆续的反义词(lù xù)震怒的反义词(zhèn nù)材质的反义词(cái zhì)因循的反义词(yīn xún)厉行节约的反义词(lì xíng jié yuē)土话的反义词(tǔ huà)厚此薄彼的反义词(hòu cǐ bó bǐ)不伦不类的反义词(bù lún bù lèi)回馈的反义词(huí kuì)比赛的反义词(bǐ sài)寿辰的反义词(shòu chén)入迷的反义词(rù mí)刺激的反义词(cì jī)轻举妄动的反义词(qīng jǔ wàng dòng)自食其言的反义词(zì shí qí yán)促进的反义词(cù jìn)以退为进的反义词(yǐ tuì wéi jìn)纲要的反义词(gāng yào)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