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心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qìn rén xīn fèi沁人心肺 | 同“沁人心脾”。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各式各样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心肺啊!” |
dòng xīn yú mù动心娱目 | 动心:为外物诱惑而感情波动;娱:快乐。打动人心并使人快乐。 | 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愿,若将浼我者。” |
jīng xīn chù mù惊心怵目 | 同“惊心骇瞩”。 | 季新《红楼梦新评》:“如今批了出来,准科学的学理,以指中国家庭的种种症结,使人阅之,惊心怵目。” |
jīng xīn duó mù惊心夺目 | 指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 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
sǐ xīn yǎn ér死心眼儿 | 固执拘泥,想不开。比喻性情固执,或者遇事想不开的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二爷也死心眼儿了!” |
yǎn chuān xīn sǐ眼穿心死 | 眼穿:望眼欲穿;心死:心如死灰。眼睛望穿,心也死了。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 | 唐 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诗:“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 |
zhōng xīn chì dǎn忠心赤胆 | 形容十分忠诚。 | 清 李渔《比目鱼》:“我闻得慕容兵道是个忠心赤胆的人,未必就肯投降。” |
xīn dǎn jiē suì心胆皆碎 |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
xīn dǎn jù suì心胆俱碎 | 见“心胆俱裂”。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
gǔ gōng fù xīn股肱腹心 |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倘国法、官体、狱情必应如此,则一下吏为之有余,何必老大人为股肱腹心耶?” |
xīn qiǎo zuǐ guāi心巧嘴乖 | 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 |
yǒu zuǐ wú xīn有嘴无心 | 犹言有口无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
hán xīn suān bí寒心酸鼻 | 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
jiū xīn bā gān揪心扒肝 | 指人极度焦虑,异常担忧。 | 老舍《四世同堂》:“他看到了空旷,自由,无忧无虑,比这么揪心扒肝的活着要好的多。” |
tiě shí xīn gān铁石心肝 | 见“铁石心肠”。 |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皱著柄冻凌觜脸,把俺这做女的,不做人也似看承。” |
cuī xīn pōu gān摧心剖肝 |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 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
lóng xīn fèng gān龙心凤肝 | 喻指极珍贵稀有的名菜。 | 京剧《乌龙院》第三场:“想我们这样人家,吃的是鸡鸭鱼肉,也就是啦,难道说,还要吃什么龙心凤肝不成吗?” |
lòu xīn fèng gān镂心鉥肝 | 比喻苦心钻研。 | 张尔田《词莂》序:“潜学洞古,镂心鉥肝,以蘄鸣一家者,代有之。” |
pū xīn pū gān扑心扑肝 | 尽心竭力。 | |
lòu xīn kè gǔ镂心刻骨 |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
xīn rú dāo gē心如刀割 |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
rén xīn wéi wēi人心惟危 |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huì xīn líng xìng慧心灵性 | 慧:聪明;灵:灵巧。形容人聪明灵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虽是乡间女儿,露着慧心灵性,温柔不俗。” |
fú zhì xīn líng福至心灵 | 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归灵,祸来神昧。” |
yóu xīn hài ěr游心骇耳 |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 |
dòng xīn hài ěr洞心骇耳 | 形容使人震惊。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
bái shǒu zhī xīn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唐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jiàng xīn fǔ shǒu降心俯首 |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
tóng xīn hé dé同心合德 | 同“同心同德”。 | 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我有两个同胞兄弟,一个是洞庭君,一个钱塘君。洞庭与俺同心合德。” |
shēn xīn jiāo bìng身心交病 | 交:同时;病:疲惫;困乏。身体和精神都疲惫。 | 鲁迅《而已集》:“至于我呢,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思患豫防。” |
tiě xīn tiě yì铁心铁意 |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 |
xīn fù zhòng huàn心腹重患 | 指严重隐患或要害部门的大患。 | 《南齐书·王融传》:“一令蔓草难锄,涓流泛酌,岂直疥痒轻痾,容为心腹重患。” |
qián xīn dí lǜ潜心涤虑 | 谓专心致志。 | 梁启超《天演学初祖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达尔文]千百四十二年,遂去伦敦,卜居于京特省附近之一村落,屏绝尘俗,潜心涤虑,将航海五年内所搜之材料,所悟之新说,整齐之,锻炼之。” |
xiāng shì ér xiào,mò nì yú xīn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fó xīn shé kǒu佛心蛇口 |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
xīn láo yì rǎng心劳意攘 | 犹心慌意乱。 | 元·刘庭信《端正好·金钱问卜》:“一见了神魂飘荡,不由我心劳意攘。” |
qín xīn jiàn dǎn琴心剑胆 |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 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
xīn bàng fù fēi心谤腹非 | 口里不说,心里谴责。指暗地里反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
huì xīn wán zhì蕙心纨质 | 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
yǐ jǐ zhī xīn,dù rén zhī xīn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 | 《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
shí xīn yǎn实心眼 | 老实忠厚、不滑头的。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3回:“你才实心眼哪!这会儿大人瞅着呢吗?” |
fèi lì láo xīn费力劳心 | 耗费气力和心思。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
dǎn pò xīn jīng胆破心惊 | 形容非常害怕。 | 明·郭勋《英烈传》第四回:“猛抬头,人人自胆破心惊!钟声半彻云霄,舞动起多少回鸾翔凤。” |
shōu mǎi rén xīn收买人心 |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
rè xīn kǔ kǒu热心苦口 |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 |
jīng xīn xuàn mù惊心眩目 | 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 《隋书·经籍志四》:“谓之天书。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辉照耀,惊心眩目,虽诸天仙,不能省视。” |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 |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
xīn cí hào shàn心慈好善 | 好:喜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
kōu xīn wā xuè抠心挖血 | 犹言抠心挖肚。 | 陈天华《轰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关以来,抠心挖血,费了无数经营布置,方将汉人压服。” |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地良心 | 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 |
jīng xīn dào dǎn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
fù xīn zhī huàn腹心之患 | 比喻严重的祸患。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云代与燕接境,彼若扰我城戍,动摇人情,吾千里出征,缓急难应,此亦腹心之患也。” |
zuò shàng qín xīn坐上琴心 | 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
xīn huái pǒ cè心怀叵测 |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yǔ zhòng xīn cháng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
chèn xīn mǎn yì称心满意 | 称心如意。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
bái huā xīn xuè白花心血 | 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与心血。 | |
dú chū xīn cái独出心裁 |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
shé xīn fó kǒu蛇心佛口 | 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杀人,祖师西来,吹风放火,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天下衲僧自投笼槛。” |
shǔ xīn láng fèi鼠心狼肺 | 形容心肠阴险狠毒。 | 清·郑燮《后孤儿行》:“丈丈翁,得钱归,鼠心狼肺,侧目吞肥,千谋万算伏危机。” |
xīn shén zhuān zhù心神专注 | 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
yōu xīn qiāo qiāo忧心悄悄 | 忧虑不安貌。 | 《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
zhī xīn zháo yì知心着意 | 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关心备至。 |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 |
yì luàn xīn huāng意乱心慌 | 心中惊慌忙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吓得意乱心慌。” |
xīn yǎng nán zhuā心痒难挝 | 挝:古同“抓”,用指或爪挠。指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同“心痒难挠”。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忽抬头,见他的那金箍棒靠在东壁,喜得他心痒难挝。” |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 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
chì xīn bào guó赤心报国 | 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 《资治通鉴·陈纪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诸王反逆,欲杀忠良邪!尊天子,削诸侯,赤心报国,何罪之有!’” |
jìn xīn tú bào尽心图报 | 尽心:竭尽心力;图:谋划。比喻竭尽所有的心思谋划报答别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
hǎo xīn bù dé hǎo bào好心不得好报 | 报:报答。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 |
shì xīn yú mù适心娱目 | 犹言喜心悦目。 | 清·周亮工《书影》第十卷:“予谓名人适心娱目,偶一为之,亦复何损。” |
lùn xīn dìng zuì论心定罪 |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 |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
jīng xīn diào dǎn惊心掉胆 |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
rén xīn lí shé鸮心鹂舌 |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2回:“这绍闻当不住鸮心鹂舌的话。” |
xī xīn jié lǜ悉心竭虑 | 悉:全,尽;竭:用尽;虑:考虑,思考。用心思考,竭诚尽力。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原来那时正值天旱,太宗皇帝诏五品以上官员,都要悉心竭虑,直言得失,以凭采用。” |
xī xīn jié lì悉心竭力 | 悉心:尽心。竭尽智慧和力量。 | 宋·司马光《应诏言朝廷阙失》:“执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耻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 |
tóng xīn jié lì同心竭力 | 同“同心毕力”。 | 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陛下诚有意于此,臣等敢不同心竭力,对扬而行之。” |
zhǐ tiān shì xīn指天誓心 | 指着天,对心起誓。指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 | 唐·张说《为郭振让官表》:“臣与一二贞士,指天誓心,枝梧群邪,捍城王室……艰危备尝,几不免祸。” |
zhǐ rì shì xīn指日誓心 |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
fó kǒu shèng xīn佛口圣心 |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
miàn shì xīn fēi面是心非 |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
xīn hán dǎn suì心寒胆碎 | 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 | 《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小孙屠开封府公断>》:“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 |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shēn yuǎn xīn jìn身远心近 | 谓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 晋·干宝《搜神记·紫玉》:“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
cún xīn bù liáng存心不良 |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
jīng xīn diào dǎn惊心吊胆 |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2回:“我们在这里也是惊心吊胆。” |
xuán xīn diào dǎn悬心吊胆 |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食。” |
jīng xīn diào pò惊心吊魄 | 见“惊心动魄”。 | 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
yī rén zhī xīn,qiān wàn rén zhī xīn yě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
xīn huā nù kāi心花怒开 | 怒开: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喜悦兴奋。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8回:“又怎样给碧桃母子讹诈,说得牛氏心花怒开。” |
xīn huā nù fā心花怒发 | 犹心花怒放。 | 清·郑燮《花间堂诗草跋》:“一旦心花怒发,便如太华峰头十丈莲矣。”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gān xīn míng mù甘心瞑目 | 瞑目:闭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遗憾。 | 《后汉书·马授传》:“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 |
hán xīn xiāo zhì寒心销志 | 亦作“寒心消志”。形容担心忧虑。 | 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
rén xīn suǒ xiàng人心所向 |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
qiē lǐ yàn xīn切理餍心 | 见“切2理厌心”。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叙》:“道通天地之外,思入风云之中,批隙导窾,切理餍心。” |
tòng qiè xīn gǔ痛切心骨 | 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
tòng xīn qiè gǔ痛心切骨 |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
jǐn shèn xiǎo xīn谨慎小心 |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
zì xīn suǒ yù恣心所欲 | 恣:放纵。恣纵己意,心想事成。 | 《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
suì xīn yīng shǒu遂心应手 | 犹得心应手。形容运用自如。 |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兴哥,阿鹊在向你报喜呢,你到了窑上一定遂心应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