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石
词语解释
刻石
在石上雕刻。
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引证解释
在石上雕刻。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东行郡县,上 邹嶧山。立石,与 鲁 诸儒生议,刻石颂 秦 德。”
唐•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清•龚自珍 《说刻石》:“古者刻石之事有九。”
李季 《菊花石》二:“林家湾 前柳成荫,柳下住着刻石人。”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引《南史·范云传》:“云 以山上有 秦始皇 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宋•何薳 《春渚纪闻·坡谷前身》:“世传 山谷道人 前身为女子,所説不一。近见 陈安国 省干 云:山谷 自有刻石,记此事於 涪陵江 石间。”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达夫 游记说内洞石壁上‘ 唐•宋 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 庆历 四年的刻石为最古’。”
国语辞典
刻石
将文字或图案刻在碑碣、崖壁上。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立于太学门外。」刻有文字、图象的碑碣。
引《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云以山上有秦始皇刻石,此文三句一韵,人多作两句读之,并不得韵。」
分字解释
※ "刻石"的意思解释、刻石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汉语词典查词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4 06:08:02
刻石造句
1.悬崖下山泉滴漏,形成有“秋棠”“甘露”二泉,开元寺遗址周围崖壁上有“山高水长”“逍遥游”“德岩犹龙”等历代摩崖刻石,雄浑遒劲,清晰可见。
2.昨晚,出土曹雪芹墓葬刻石的通州区张家湾镇,迎来全国各地的红学专家、学者。
3.秦刻石现存岱庙中,为保存最早的石刻,立于岱顶碧霞祠东的玉女池旁。
4.帝登观宣武游幸刻石颂德之处,乃于其旁起石坛而荐飨焉,赐从者大酺于山下。
5.学习隶书传统,除东汉时期的碑刻外,还有古隶阶段的木牍、简帛、刻石,其风格之多样、造型的奇特、趣味的多变,会给学隶书者提供丰富的信息。
6.他还积极为敦煌旅游景点和市区门面作诗撰联,通过挂匾刻石,烘托文化氛围。
7.进入石屋,叶峰就瞧见一个身穿蓝衣,粉妆玉砌的少女在为一个手持刻刀,正在雕刻石雕的老者倒酒,酒是乳白色的,散发出羊奶的香味(造 句 网)。
8.至今许多名胜古迹、佚事传闻与书法有关,匾额楹联、摩崖刻石、圣旨谏书都是一件件的艺术品。
9.在清代碑学书法风潮中,诸多文人书家关注北朝碑版书迹,对其中众多出自民间的刻石书法,以文人书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朴之别趣,开辟出新境界。
10.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
11.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12.很有可能你所谈到的在坟墓中如此多的知识,一张羊皮稿,或一块刻石,可能被送到几乎全部无意识的发掘者。
13.延寿等以其众降,因名所幸山为驻跸山,刻石纪功焉。
14.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石纪功于太原府之南街。
15.初,太宗以文德皇后之葬,自为文,刻石于昭陵;又琢石象平生征伐所乘六马,为赞刻之。
16.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17.卢元忌置碑僻据山阜,崔瑗刻石枕康衢。
18.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
19.南崮海拔510米,山巅有龙兴寺,尚存金代刻石多处;北崮海拔542米,有两条登山通道,其一顺巨石岩隙,蜿蜒而上,路窄坡陡。
20.这一情形,其实和秦始皇琅邪刻石自我标榜诸言辞中所谓“皇帝之功,勤劳本事”,“忧恤黔首,朝夕不懈”,“细大尽力,莫敢怠荒”的说法大体一致的。
相关词语
- yī kè一刻
- yī kè qiān jīn一刻千金
- yī kuài shí tou luò le dì一块石头落了地
-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
- yī shí yī kè一时一刻
- yī shí bàn kè一时半刻
- yī piàn shí一片石
- yì shí èr niǎo一石二鸟
- wàn dàn万石
- wàn dàn jūn万石君
- wàn shí shān万石山
- sān kè三刻
- sān shēng shí三生石
- sān shēng shí shàng三生石上
- xià jǐng tóu shí下井投石
- xià shí下石
- cóng kè丛刻
- liǎng dàn gōng两石弓
- yán kè严刻
- zhōng èr qiān dàn中二千石
- zhōng shí yǐn yǔ中石饮羽
- fēng qǔ kè yǔ丰取刻与
- fēng shí丰石
- lín wēi xià shí临危下石
- dān yíng kè jué丹楹刻桷
- dān shí丹石
- lì shēng zhī shí丽牲之石
- jǔ shí dān举石担
- jǔ shí suǒ举石锁
- lè shí乐石
- qiáo shí乔石
- chéng shí乘石
- qǐ líng yào shí乞灵药石
- rǔ shí乳石
- èr qiān shí二千石
- yún gāng shí kū云冈石窟
- yún shí云石
- wǔ dàn五石
- wǔ shí liù yī五石六鹢
- wǔ dàn sàn五石散
- wǔ dàn hù五石瓠
- wǔ dàn tóng五石铜
- wǔ sè shí五色石
- jǐng shí井石
- qīn mào shǐ shí亲冒矢石
- qīn dāng shǐ shí亲当矢石
- rén zào shí yóu人造石油
- jiè shí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他山之石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yǐ shēng liáng dàn以升量石
- yǐ luǎn jī shí以卵击石
- yǐ luǎn tóu shí以卵投石
- yǐ luǎn dí shí以卵敌石
- yǐ shuǐ tóu shí以水投石
- yǐ shí tóu luǎn以石投卵
- yǐ shí tóu shuǐ以石投水
- rèn kè任刻
- rèn shí任石
- fǎng kè仿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