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仪造句
1.顿时,现场肃静无声,大家的思绪都凝聚到了古老而庄重的祭祀仪式当中。
2.东西方戏剧最初同出于原始祭祀仪式,它们的共同基础建立在原始思维之上。
3.身着龙袍的“皇帝”,在众文武大臣簇拥和旌旗仪仗护卫下,从岱庙南门遥参亭出发,穿岱庙坊、正阳门、配天门、任安门,在天贶殿前举行封禅祭祀仪式。
4.斋天,祭土,洒净,诵读祭文,礼忏,上供……这些传统的祭祀仪式样样齐备,参与的黄氏族人也是热情高涨。
5.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
6.祭祀仪式与祭奠仪式的各自特点、相互之间的影响等等问题。
7.今天,每年霜降后的第10天,是西溪秋雪庵每年定期举行两浙词人祠堂祭祀仪式的日子,八方文士在此雅集,用诗词畅意抒怀。
8.祭祀仪式依例在上午9时50分开始,象征着伏羲圣帝为“三皇之首”、“九五至尊”。
9.在祭祀仪式中祭司是必须在场的.
10.悲剧作为狄俄尼索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是由酒神颂歌发展而来的。
11.德清二都的防风祭祀仪式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它就像一台大型“晚会”出现在二都防风祠前。
12.相传诸葛亮在泸水河的祭祀仪式上,曾用面粉和牛肉或者羊肉制作出人头形状的东西来代替真正的人头。
13.蒙古族的敖包祭祀仪式源远流长,从氏族社会延传至今。学术界关于敖包的起源众说纷纭。
14.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标志,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是迷信,是一种对祖先的虔诚报答,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崇德报功”。
15.穿插环旋,分合有致,是龙文化中颇具特色的龙舞艺术;傩舞源于3000多年前,是殷商时期民间的一种面具祭祀仪典,其舞动狂热粗犷,喻意驱邪逐疫,祈福纳祥。
16.相对较轻的犯罪带来的亵渎影响,随罪人的犯罪动机,是否出席祭祀仪式和是否悔改而变化。
17.百岁粤剧大师罗品超将击锣启动华光诞祭祀仪式,“小神鹰”梁锦伦、李淑勤、倪惠英等广佛粤剧名家亲临助兴。
相关词语
- qī sì七祀
- sān yí三仪
- sān qiān wēi yí三千威仪
- sān qiú yí三球仪
- sān sì三祀
- shàng yí上仪
- shàng guān yí上官仪
- shàng hún yí上浑仪
- bù yí不仪
- bù sì不祀
- bù tiǎn zhī yí不腆之仪
- chǒu yí丑仪
- shì yí世仪
- shì sì世祀
- liǎng yí两仪
- sāng yí丧仪
- zhōng yí中仪
- zhōng xīng yí中星仪
- zhōng sì中祀
- fēng yí丰仪
- fēng sì丰祀
- lè yí乐仪
- jiǔ yí九仪
- jiǔ shí qí yí九十其仪
- xí yí习仪
- xiāng sì乡祀
- shū yí书仪
- èr yí二仪
- yún yí云仪
- wǔ yí五仪
- wǔ sì五祀
- jǐng yí井仪
- xiǎng yí享仪
- xiǎng sì享祀
- yì sì亿祀
- cóng sì从祀
- xiān yí仙仪
- lìng yí令仪
- líng yí líng sè令仪令色
- yí jǔ仪举
- yí cóng仪从
- yí zhàng仪仗
- yí zhàng duì仪仗队
- yí lìng仪令
- yí yí仪仪
- yí wèi仪位
- yí tǐ仪体
- yí diǎn仪典
- yí zhǔn仪准
- yí fèng仪凤
- yí dāo仪刀
- yí xíng仪刑
- yí zé仪则
- yí zhì仪制
- yí jiàn仪剑
- yí wèi仪卫
- yí tái仪台
- yí hào仪号
- yí sī仪司
- yí tóng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