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
词语解释
水旱
水涝和干旱。
例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英water logging and drought;
水陆。
例水旱交界。
英land and water;
翻译
- 德语 nass und trocken , Überschwemmung und Dürre (S)
引证解释
水涝与干旱。
引《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贾公彦 疏:“水旱降为荒凶也。”
《史记·平準书》:“汉•兴七十餘年之閒,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唐 杜甫 《雷》诗:“水旱其数然, 尧 汤 免亲覩。”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自朕登极以来,内外交讧,兵连祸结,水旱洊臻,灾异迭见。”
马南邨 《燕山夜话·围田的教训》:“这就证明,围田和圩田等等都是与水争地,盗湖为田,其结果必遭水旱之灾。”
国语辞典
水旱
水灾和旱灾。
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
《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寿春水旱连年,人皆缺食。」
网络解释
水旱
《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像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 贾公彦 疏:“水旱降为荒凶也。”
分字解释
※ "水旱"的意思解释、水旱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汉语词典查词提供。更新时间:2025-02-04 07:14:21
水旱造句
1.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这意味着在水旱之年农民就有了度荒的粮食了。
2.既有所弊,易为惊扰,脱因水旱,谷麦不收,恐百姓之心,不能如前日之宁帖。
3.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白鹤梁到坎尔井,一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
4.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无岁不有,山西之旱一,河南之旱一、水一,山东、直隶之水则至再、至三。
5.‘至如水旱偏灾,时时见告,迄今未已。
6.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7.1923年平绥铁路延伸到包头,包头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旱码头和皮毛集散地。
8.从都江堰到郑国渠,从白鹤梁到坎尔井,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工程,都在续写着中华民族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辉煌。
9.长吏政俗、闾阎疾病、水旱灾伤,并一一条录奏闻。
10.滨湖水溢稼败,而鱼虾聚焉;若水旱不侵,年谷顺成,则鱼稀至。
11.城居溱(音真)洧水上,膏壤陂池,有鱼谷稻桑之利,无水旱扰攘之患,是故民性喜安乐,风俗旖旎。
12.自顷以来,水旱相继,兼以霜蝗,人无所食,未闻赈恤,而为二女造观,用钱百馀万緍。
13.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14.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15.水旱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危害高居农业自然灾害各灾种之首.
16.除水旱灾害之外,清代后期对湖南危害较大的灾种主要为虫灾,风灾、雹灾、冰冻雪灾偶有发生。
17.这样的水旱轮种交替,展示人、食物生产、大自然生态可以和谐共处.
18.每年的水旱灾害都会给农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9.在旧社会,每逢水旱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
20.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相关词语
-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
- yī tóu wù shuǐ一头雾水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yī lián rú shuǐ一廉如水
- yī shuǐ liǎng shuǐ一水两水
- yī shuǐ ér一水儿
- yī jiāng chūn shuǐ xiàng dōng liú一江春水向东流
- yī liū shuǐ一溜水
- yī tán sǐ shuǐ一潭死水
- yì diǎn shuǐ yí gè pào一点水一个泡
- yī wǎn shuǐ bǎi píng一碗水摆平
- yī wǎn shuǐ duān píng一碗水端平
- yī dǔ zǐ huài shuǐ一肚子坏水
- yī yī dài shuǐ一衣带水
- yī bài rú shuǐ一败如水
- yī shùn shuǐ一顺水
- wàn shuǐ qiān shān万水千山
- sān qiān shuǐ三千水
- sān chǐ shuǐ三尺水
- sān shān èr shuǐ三山二水
- sān rì qǔ shuǐ三日曲水
- sān diǎn shuǐ三点水
- sān mén xiá shuǐ lì shū niǔ三门峡水利枢纽
- shàng xià shuǐ上下水
- shàng shàn ruò shuǐ上善若水
- shàng shuǐ上水
- shàng shuǐ chuán上水船
- shàng chí shuǐ上池水
- xià shuǐ下水
- xià shuǐ chuán下水船
- xià shuǐ dào下水道
- bù xí shuǐ tǔ不习水土
- bù fú shuǐ tǔ不伏水土
- bù xiǎn shān,bù xiǎn shuǐ不显山,不显水
- bù fú shuǐ tǔ不服水土
- bù xí shuǐ tǔ不習水土
- bù bì shuǐ huǒ不避水火
- dōng liú shuǐ东流水
- zhōng shuǐ中水
- zhōng shuǐ wèi中水位
- zhōng shuǐ qī中水期
- fēng shuǐ丰水
- lín shuǐ lóu tái临水楼台
- lín shuǐ dēng shān临水登山
- dān shuǐ丹水
- dān jiāng kǒu shuǐ lì shū niǔ丹江口水利枢纽
- lí shuǐ丽水
- yào shān yào shuǐ乐山乐水
- yào shuǐ乐水
- chéng shùn shuǐ chuán乘顺水船
- chéng gāo jué shuǐ乘高决水
- xí shuǐ习水
- shū fú zhòu shuǐ书符咒水
- mǎi shuǐ买水
- mǎi chén fù shuǐ买臣覆水
- rǔ shuǐ乳水
- èr shuǐ二水
- èr hé shuǐ二河水
- èr tān shuǐ diàn zhàn二滩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