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斩钢截铁斩钢截铁的故事

斩钢截铁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ǎn gāng jié tiě

基本解释比喻干脆利落,坚决果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邓九公看他作的这等斩钢截铁,心里想到昨日安老爷的话,真是大有见识,暗暗的佩服。”


暂未找到成语斩钢截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斩钢截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丹书铁券《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丹书铁契《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乘热打铁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买铁思金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
伸钩索铁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桀淫虐有才,力能伸钩索铁,手搏熊虎。”
先斩后奏《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先斩后闻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
入铁主簿《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冷面寒铁《明史·周新传》:“敢言词多所弹颏,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凉了半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削铁如泥明 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削铁无声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劈荆斩棘贺敬之《西去列车的窗口》:“你可曾望到啊,灯光下: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
劈风斩浪《人民日报》1976.6.25:“在西沙保卫战中,一批刚刚穿上海军服的青年战士,驾着战舰,劈风斩浪,无所畏惧地同敌舰格斗,为保卫祖国的宝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化铁为金明·刘基《郁离子·化铁之术》:“郁离子学道于藐乾罗子冥,授化铁为金之术。”
半截入土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
南山铁案典出《新唐书 李元纮传》:“元纮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程树榛《大学时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你是个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动脑筋,自然都能干出个眉目来。”
吾膝如铁《元史·李齐传》:“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
咬钉嚼铁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嚼铁咀金
围追堵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土埋半截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寸兵尺铁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寸铁在手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