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索然寡味索然寡味的故事

索然寡味的成语故事


拼音suǒ rán guǎ wèi

基本解释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出处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然以空疏者为之,则枯木朽荄,索然寡味,仅得其转折波澜。”


暂未找到成语索然寡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索然寡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文若虚道:‘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只是守了这些银钱回去罢。’”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目了然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一索得男《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一索成男宋·王迈《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诗:“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成男喜可知。”
一见了然元·陈栎《勤有堂随录》:“程泰之《禹贡图》,不惬人意,不能使人一见了然。”
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不以为然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不假思索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加思索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不期然而然明 高启《威爱论》:“功或以爱诚有以结于人者,则趋事赴功有不期然而然。何以威为哉!”
不期而然宋 王楙《野客丛书》:“盖其平日读外祖太史公记,故发于词旨,不期而然。”
不知肉味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不轻然诺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个中滋味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习惯成自然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习惯自然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随机应变,迎合上意,久而久之,习惯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习惯若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习若自然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了然于胸《晋书 袁齐传》:“夫经略大事……智者了然于胸。”
了然无闻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九回:“看官们有所未知,从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五味俱全《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井然有序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井然有条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仁柔寡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则仁柔寡断之主,汉献、唐昭之俦耳!”
以众暴寡《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以众暴寡,以强凌弱康有为《大同书》甲部:“于是一乡自为一国,一姓自为一群,以众暴寡,以强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