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汪洋恣肆汪洋恣肆的故事

汪洋恣肆的成语故事


拼音wāng yáng zì sì

基本解释汪洋:水势浩大。恣:放纵,没有拘束。肆:任意、无限制。恣肆:放纵不拘。水势浩大而且放纵不拘。比喻文笔、言谈豪放,自由无拘束。

出处唐·柳宗元《直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凡为文,去藻饰之华靡,汪洋自肆,以适己为用。” 明·归有光《与潘子实书》:“听其言汪洋恣肆,而实无所折衷,此今世之通患也。”


暂未找到成语汪洋恣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汪洋恣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泻汪洋梁启超《谭嗣同传》:“一泻汪洋。”
一片汪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专恣跋扈《旧五代史·梁书·田预传》:“预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专权恣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8回:“邓艾专权恣肆,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矣。”
东洋大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出洋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章:“只要有好处,我给咱出洋相。”
十里洋场茅盾《健美》:“我们这十里洋场实在还不过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喜气洋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土洋并举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土洋结合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大度汪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妹子细观姐姐举止,直是大度汪洋,器宇不凡,将来必有非常奇遇。”
大肆厥辞明·刘基《〈宋景濂学士文集〉序》:“先生不分至高,极天下之书无不尽读,以其所蕴,大肆厥辞。其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
大肆咆哮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四章:“败报传到英国,政府党报纸大肆咆哮,‘一致要求实行充分的报复’。”
大肆宣传张平《抉择》:“他以前也看过这一类的报道,好像还有什么报纸和电视把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肆宣传。”
大肆挥霍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自己依旧大肆挥霍,三千两银子还一个人情债,简直毫无心肝。”
大肆攻击
大肆铺张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峨峨洋洋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崇洋媚外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得意洋洋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徜徉恣肆宋 曾巩《祭王平甫文》:“至若操纸为文,落笔千字,徜徉恣肆,如不楞穷。
德洋恩普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恣凶稔恶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恣心所欲《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恣心纵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恣情纵欲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恣意妄为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