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橐萧瑟的成语故事
拼音náng tuó xiāo sè
基本解释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5回:“老夫闻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无耐囊橐萧瑟,衣食甚难。”
暂未找到成语囊橐萧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囊橐萧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中饱私囊 |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
书囊无底 | 宋·黄庭坚《送王郎》诗:“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
事在萧墙 | 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倒箧倾囊 | 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钗》:“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
倾囊倒箧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不上一年,倾囊倒箧,骗得一空。” |
兴味萧然 | 宋·王禹偁《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取瑟而歌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
变起萧墙 | 《晋书·文帝纪》:“乃者王室之难,变起萧墙,赖公之灵,弘济艰险。” |
和如琴瑟 |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囊中取物 | 《三国志通俗演义·诸葛亮二擒孟获》:“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
囊中羞涩 | 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
囊匣如洗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小人投人不着,囊匣如洗,无面目还乡。” |
囊底智 | 《晋书·慕容垂载记》:“及闻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计决矣。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 |
囊括四海 |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囊括无遗 | 明·冯惟敏《仙桂引》:“喜则喜空洞能容,为则为囊括无遗。” |
囊橐充盈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不知趁此囊橐充盈,见机而作。” |
囊橐累累 | 《上饶集中营·集中营在福建》:“换回来日用品再到后方出售,于是一转手间就获利巨万而囊橐累累了。” |
囊橐萧然 | 《重修扬州府志》第48卷:“以疾归,囊橐萧然,图书数卷而已。” |
囊漏储中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谚者,直语也……邹鲁公云‘囊漏储中’,皆其类也。” |
囊漏贮中 | 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
囊空如洗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教坊落籍,其费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
囊箧萧条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但阿姊千里间关,同郎君远去,囊箧萧条。” |
囊萤映雪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囊萤照书 |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囊萤照读 |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囊萤照雪 |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
囊萤积雪 | 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三折:“便好道君子不重则不威,枉了你穷九经三史诸子百家,不学上古贤人囊萤积雪,凿壁偷光,则学乱作胡为。” |
囊血射天 |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