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瑟:弦乐器。弹瑟歌唱。比喻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情意。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例子高阳《母子君臣》:“这两句话岂仅取瑟而歌,简直就是俗话说的‘杀鸡骇猴’。”
基础信息
拼音qǔ sè ér gē
注音ㄑㄨˇ ㄙㄜˋ ㄦˊ ㄍㄜ
感情取瑟而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取瑟而歌的意思解释、取瑟而歌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5:26:57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介不取 |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
一发而不可收 |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
一发而不可收拾 |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
一呵而就 | 一口气完成。 |
一哄而上 | 同“一哄而起”。 |
一哄而散 | 经过一阵喧闹后马上就散开了。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一往而深 | 见“一往情深”。 |
一扫而光 | 一下子就扫除干净。也指一下子把食物吃个精光。 |
一扫而空 | 一下子便扫除干净;全部没有了。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一拥而入 | 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
一挥而就 |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
一挥而成 | 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
一无可取 | 没有一点有用的或值得肯定的地方。 |
一无所取 | 原指一点都没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一望而知 | 一看就明白。 |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一朝:一旦。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作威作福。 |
一概而言 |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
一概而论 | 概: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
一毫不取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小的事物。连一根毫毛那样小的东西都不拿。形容为人廉洁,不沾便宜。 |
一而二,二而一 | 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
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
一而光 | 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
一而再,再而三 |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
一褱而论 | 见“一概而论”。 |
一览而尽 | 一看就全都看到了。 |
一言而定 |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