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名责实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就其言而观其行,以求名实相符。亦作“循名责实”。
出处《陈书宣帝纪》:“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征名责实,取宁多士。”
基础信息
拼音zhēng míng zé shí
注音ㄓㄥ ㄇ一ㄥˊ ㄗㄜˊ ㄕˊ
繁体征名責實
感情征名责实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征名责实的意思解释、征名责实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14:56:36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举成名 | 原指一旦科举及举;就会名闻天下。现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名。 |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一文莫名 | 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
一钱不名 |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
万里长征 | 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
三征七辟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
不切实际 | 不符合实际。 |
不务空名 |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
不可名状 |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
不可名貌 | 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
不合实际 | 指想法、计划等不现实。 |
不名一文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不名一格 | 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
不名一钱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不实之词 | 没有事实根据的话。 |
不知虚实 | 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 |
不祥之征 |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
东征西怨 | 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
东征西讨 | 指四处出战征伐。 |
东讨西征 | 同“东征西讨”。 |
严严实实 | 不留空隙或出口。形容非常严密。 |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 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 |
中外驰名 | 驰名:名声远扬。名声传遍了国内外。 |
举世闻名 |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
久负盛名 | 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
久闻大名 | 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
予人口实 | 予:给予;口实:话柄。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