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公骂婆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例子你不能殴公骂婆,没有礼貌
基础信息
拼音ōu gōng mà pó
注音ㄡ ㄍㄨㄥ ㄇㄚˋ ㄆㄛˊ
繁体毆公駡婆
感情殴公骂婆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泼妇对待公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殴公骂婆的意思解释、殴公骂婆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1 20:26:02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国三公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一心为公 |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
一秉大公 |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一秉至公 |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丁公凿井 |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
七相五公 |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三姑六婆 |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
三婆两嫂 | 犹言三妻四妾。 |
三旨相公 |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 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
专心向公 | 一心为公,不怀私心。 |
以公灭私 |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以私害公 | 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
以私废公 | 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
使酒骂坐 | 见“使酒骂座”。 |
使酒骂座 | 亦作“使酒骂坐”。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
例行公事 |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
借公行私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假公营私 | 见“假公济私”。 |
先公后私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
克己奉公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
八公草木 |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