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拏祸结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见“兵连祸结”。
出处《宋史·陈良祐传》:“今遣使乃启衅之端,万一敌骑犯边,则民力困于供输,州郡疲于调发,兵拏祸结,未有息期。”
基础信息
拼音bīng mù huò jié
注音ㄅ一ㄥ ㄇㄨˋ ㄏㄨㄛˋ ㄐ一ㄝˊ
繁体兵拏禍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兵拏祸结的意思解释、兵拏祸结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8:14:28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种兵器。 |
上兵伐谋 |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不测之祸 | 测:估计。估计不到的灾祸,多指死亡。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丰屋之祸 | 见“丰屋之戒”。 |
临渊结网 | 渊:深潭。临到潭边才编织渔网。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
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义结金兰 |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
乐祸不悛 | 乐:爱好;悛:悔改。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变。 |
乐祸幸灾 |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买马招兵 | 见“买马招军”。 |
亡猿祸木 | 《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仁义之兵 |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
以德追祸 | 指上对下施恩不当,适以招来祸患。 |
休兵罢战 | 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
伫结之情 | 伫:贮积。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 |
佳兵不祥 |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
修好结成 | 修:整治。重修旧好,缔结联盟 |
借寇兵,赍盗粮 |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借贼兵,赍盗粮 |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
偃兵修文 | 同“偃武修文”。 |
偃兵息甲 | 偃:放倒。放倒武器,收起盔甲。指停止战争。 |
偃武休兵 | 见“偃武息戈”。 |
偃武櫜兵 | 见“偃武息戈”。 |
偃甲息兵 |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
先礼后兵 |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
全民皆兵 | 谓把能参加战斗的人民全都武装起来,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