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和衷共济和衷共济的意思
zhōnggòng

和衷共济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例子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和衷共济的话。(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基础信息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注音ㄏㄜˊ ㄓㄨㄥ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咊衷共濟

正音“济”,不能读作“jǐ”。

感情和衷共济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辨形“衷”,不能写作“忠”;“济”,不能写作“计”。

辨析和衷共济和“同心协力”;“同舟共济”;都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意思。和衷共济和“同舟共济”意义基本相同;它们多用在大事上;也含有共同克服困难之意;“同心协力”则不然。

近义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风雨同舟

反义词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离心离德

英语pull together for a common cause

俄语единодушн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和衷共济的意思解释、和衷共济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4 21:25:05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一和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
一唱众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丈二和尚指十分迷惑。
三杯和万事和:缓和。指饮酒可以解脱愁闷消除烦恼
上和下睦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不共戴天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不存不济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样子。
世济其美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两头和番谓两面拨弄、搅和。
两虎共斗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乖:不和谐;戾:罪。指不和招致祸患,和睦带来吉祥。
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
人才济济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人神共嫉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
人神共愤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以死济之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以水济水比喻雷同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休戚与共彼此有福有祸都共同承受。休:福;欢乐;戚:忧愁。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众所共知众: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众目共睹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亦作“众目共视”、“众目具瞻”。
众目共视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