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登高必赋登高必赋的意思
dēnggāo

登高必赋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赋”。

出处《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例子晋·王沈《魏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基础信息

拼音dēng gāo bì fù

注音ㄉㄥ ㄍㄠ ㄅ一ˋ ㄈㄨˋ

繁体登高必賦

感情登高必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作文。

近义词登高能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登高必赋的意思解释、登高必赋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2:58:02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一步登天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一登龙门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一谷不登见“一谷不升”。
一高二低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七高八低形容道路不平坦。
万丈高楼从地起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
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上之所好,下必从之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不分高下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不敢高攀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不登大雅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登大雅之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
不知高下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能登大雅之堂形容不够文雅。
不识高低识:知道,认识。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严师出高徒严:严厉,严格。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
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举措必当举措:举动,措置;当:适合,合宜。指行动措施完全得当。
乘高决水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