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弃同即异弃同即异的意思
tóng

弃同即异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①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②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例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


基础信息

拼音qì tóng jí yì

注音ㄑ一ˋ ㄊㄨㄥˊ ㄐ一ˊ 一ˋ

繁体棄同即異

感情弃同即异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弃同即异的意思解释、弃同即异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3 15:57:44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体同心一体:一个整体;同心:齐心。比喻关系密切,共同一心。
一口同声犹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犹言众口一词。
一心同体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拍即合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脉同气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视同仁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一触即溃一碰就崩溃。形容极脆弱;经不起一碰。
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一辞同轨犹众口一词。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
一门同气谓同门兄弟。
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上下同心上下一心。
上下同欲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上下同门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不即不离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不可同年而语两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不同于平凡的音乐。原指演唱特别出色;后泛指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
不同戴天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不弃故旧弃:抛弃;故旧:旧交。不轻易抛弃老朋友。
不弃草昧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