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夔龙礼乐夔龙礼乐的意思
kuílóngyuè

夔龙礼乐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夔龙:虞舜的两个大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基础信息

拼音kuí lóng lǐ yuè

注音ㄎㄨㄟˊ ㄌㄨㄥˊ ㄌ一ˇ ㄩㄝˋ

繁体夔龍禮樂

感情夔龙礼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古典礼乐制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夔龙礼乐的意思解释、夔龙礼乐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5 09:59:47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世龙门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指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一夔一契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一夔已足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一条龙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一登龙门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一龙九种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有好坏不同。
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 士昏礼》。
不亦乐乎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不辨龙蛇辨:辨别,明察。是龙是蛇不加分辨。形容不分优劣,不识好坏。
与民偕乐君王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与民同乐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为善最乐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乐不可支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乐不可极享乐不可过分。
乐不可言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乐不思蜀蜀:指三国时蜀国。蜀后主刘禅投降司马昭后;被安置在洛阳仍过荒淫生活;快乐得不想回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乐不极盘盘:乐。指享乐不能过分。
乐业安居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乐乐醄醄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乐乐陶陶陶陶:快乐的样子。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乐事劝功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乐于助人很乐意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