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卑躬屈节卑躬屈节的意思
bēigōngjié

卑躬屈节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例子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注音ㄅㄟ ㄍㄨㄥ ㄑㄨ ㄐ一ㄝˊ

繁体卑躳屈節

感情卑躬屈节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近义词卑躬屈膝

反义词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英语bow and scrape(cringe)

俄语гнуть шéю и спин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卑躬屈节的意思解释、卑躬屈节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2 09:58:42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支半节谓一小部分。
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一肢一节见“一肢半节”。
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不亢不卑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修小节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不卑不亢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不屈不挠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不抗不卑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拘小节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不拘细节犹不拘小节。
不挠不屈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东撙西节谓从各方面节省。
丧身失节身受污辱,失去节操。
临难不屈临:面临;屈:屈服。临到危难,仍不屈服。
义夫节妇义夫:指对妻子忠义的丈夫;节妇: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指遵守礼教的男女。
事必躬亲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二三其节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井臼躬操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指亲自操持家务。
仗节死义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以屈求伸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佶屈聱口佶屈:曲折、不通顺;聱口:不顺口。形容文句艰涩,不通顺畅达。
佶屈聱牙佶屈:曲折、不通顺;聱牙:拗口、不上口。形容文词艰涩生僻、拗口难懂。
侍执巾节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侏儒一节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修身立节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