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匡谬正俗匡谬正俗的意思
kuāngmiùzhèng

匡谬正俗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出处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

注音ㄎㄨㄤ ㄇ一ㄡˋ ㄓㄥˋ ㄙㄨˊ

繁体匡謬正俗

感情匡谬正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的意思解释、匡谬正俗是什么意思由圆博士提供。更新时间:2025-02-11 20:37:25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一本正经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一板正经正经:庄重。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上梁不正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不僧不俗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不务正业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不同流俗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不当不正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不落俗套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世俗之见世人的庸俗见解。
世扰俗乱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严气正性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中正九品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中正无私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中正无邪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乖僻邪谬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九合一匡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九品中正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习以成俗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习俗移人指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