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chū yán chéng zhāng出言成章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yán ér wú xìn言而无信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yāo yán huò zhòng妖言惑众妖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荒诞离奇的话;惑:迷乱。用骗人的话蛊惑群众。东汉 班固《汉书 眭弘传》:“妄设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ěr shí zhī yán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yǐn rěn bù yán隐忍不言把事情蒇在心里不说。清 归庄《与季沧苇侍御书》:“即受侮嫚,亦为亲屈,欲终隐忍不言。”
mén shī ér yán扪虱而言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yán wēi zhǐ yuǎn言微旨远旨:含意。言辞微妙,含意深远。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王道》:“圣哲垂训,言微旨远。”
kǔ bù kè yán苦不可言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zhì xiǎo yán dà智小言大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yī yán chāo bǎi zǒng一言抄百总抄:包括;百总:全部。一句话包括了全部,再也不改变。指打定了主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知他打定了九牛拉不转的主意,一言抄百总,任是谁说,算是去定了。”
tóng yán wú jì童言无忌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zhí yán wù huì直言勿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清 张廷玉《明史 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jìng yán yōng wéi静言庸违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尚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mù dòng yán sì目动言肆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二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
yī yán bù fā一言不发一句话也不说。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zào yán niē cí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明·李贽《穷途说》:“今既乱以皮鞭打常闻矣,犹然不得快活,复怨怒上山,造言捏词。”
chén yán fū cí陈言肤词陈旧而肤浅的言词。马南邨《燕山夜话·文章长短不拘》:“短文章要能耐读,必须有精彩新鲜的内容,最好要比长文章更多地解决问题,不为陈言肤词,不为疏慢之语。”
yī yán dìng jiāo一言订交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双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cí yán yì zhèng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gǔ yán dàn yì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yǔ yán wú wèi,miàn mù kě zēng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憎:厌恶。形容说话枯燥无味,面貌使人厌恶。巴金《谈<秋>》:“她的确是一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女人。”
wēi yán nì ěr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yán jìn zhǐ yuǎn言近旨远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飞语见“流言蜚语”。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liú yán hùn huà流言混话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
néng yán shé biàn能言舌辩言:说,讲;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便着差能言舌辩,通晓沙漠人言说语,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
wèi bēi yán gāo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fàng yán gāo lùn放言高论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dà yán bù cán大言不惭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guǐ yán fú shuō诡言浮说虚假不实的话。《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侯景]衅暴恶盈,侧首无托,以金陵逋逃之薮,江南流寓之地,甘辞卑礼,进孰图身,诡言浮说,抑可知矣。”
dùn fù zhī yán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常言酒发顿腹之言。”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fèi fǔ zhī yán肺腑之言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zhī yán piàn yǔ只言片语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yán tīng xíng cóng言听行从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jiǔ hòu shī yán酒后失言酒喝多了以后,不能自持,说了不该说的话。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是我一时愚蠢,不是了,酒后失言,反被那婆娘瞒过了,怪兄弟相闹不得。”
nǐ yán wǒ yǔ你言我语言:说,讲。指人们互相议论或争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
xìn yán bù měi信言不美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yóu zhōng zhī yán由衷之言衷:指内心;本心。出自内心的话。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或同情。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yán chā yǔ cuò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骂。”
wǔ yán cháng chéng五言长城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gǎn nù bù gǎn yán敢怒不敢言敢:胆量大;言:说。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三回:“正是哑子吃黄连,苦在自肚里,敢怒不敢言。”
yán tīng shì xíng言听事行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韩非子·说疑》:“言听事行,则如师徒之势。”
tián yán mèi yǔ甜言媚语见“甜言软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滴珠叹了一口气缩做一团,被吴大郎甜言媚语,轻轻款款,扳将过来。”
kuài yán kuài yǔ快言快语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sān yán é hǔ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fā fán yán lì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piàn yán zhī yǔ片言只语片言: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明 袁宗道《李卓吾》:“读翁片言只语,辄精神百倍。”
yán qì bēi ruò言气卑弱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bèi huì shí yán背惠食言指忘恩失信。《周书 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gěng yè nán yán哽咽难言不能痛快的说出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nán yán zhī yǐn难言之隐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hēi yán kuáng yǔ黑言诳语犹言胡言乱语。清·李塨《原道》:“异端乃曰道生天地,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道为天地前一物矣。天地尚未有,是物安在哉?且独成而非共由者矣,何以谓之道哉?谁生之哉?道家黑言诳语,大率类此。”
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yī shí xì yán一时戏言偶然开玩笑的话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话虽然有的,止不过一时戏言,难道奴家终身之事,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丧邦谓一句话可以亡国。《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yī yán zhōng de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yī yán liǎng yǔ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玉娇梨》第二回:“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
yī yán wéi zhòng,bǎi jīn wéi qīng一言为重,百金为轻金:古代货币单位。严守自己诺言比百两黄金还珍重。指信守诺言可贵。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yī yán yǐ bì zhī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yī yán wéi dìng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清 曹雪芹《红楼梦》:“贾琏笑道:‘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
yī yán yǐ bì一言以蔽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yī yán qiān jīn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yī yán bàn cí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邦:国家。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yī yán bàn zì一言半字指很少的一两句话《三遂平妖传》第二回:“袁公此时那有心情回答他一言半字,舒着双臂拉开,径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册儿,翻身复上天门。”
yī yán xīng bāng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yī yán bàn yǔ一言半语指很少的一两句话。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yī yán bàn jù一言半句见“一言半语”。《朱子语类》卷十一:“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
bù yǐ rén fèi yán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jiāo qiǎn yán shēn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nì ěr zhī yán逆耳之言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bù xù rén yán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wēi yán dǎng lùn危言谠论危:高耸的样子;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宋·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伏惟阁下危言谠论,流风善政,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名声之盛,位势之尊,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
dé yán róng gōng德言容功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nì ěr zhōng yán逆耳忠言逆耳:不顺耳。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
gān yán mèi cí甘言媚词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xíng bù jí yán行不及言为人处事不守信用。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诸兄与弟,当以行不及言为耻。”
gān yán qiǎo cí甘言巧辞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事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
xiǎo yán xiǎo shuō謏言謏说謏:小。指不值得重视的言论或指流言蜚语。清·吴骞《拜经楼诗话》:“下至謏言謏说,巷议街谈,苟足以资记注而广多闻,要未必为三长之士所尽斥。”
sān yán èr yǔ三言二语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朱自清《论朗诵诗》:“或者三言二语,或者长篇大套。”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yán bù èr jià言不二价见“言无二价”。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néng yán shàn dào能言善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由于他绝顶聪明,善于识人,而且能言善道,手面大方,所以三年满师。”
zhān yán qǔ shuō詹言曲说烦琐、片面的言论。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无讥焉。”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顾左右而言他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piān tīng piān yán偏听偏言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yán yǔ lù jué言语路绝犹言言语道断。
rén yán jí jí人言籍籍指人们议论纷纷。《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yán wú èr jià言无二价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改变。也作“口不二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jǐn yán shèn xíng谨言慎行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yán zhī zhě wú zuì,wén zhī zhě zú yǐ jiè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言者:说话的人;闻者:听话的人;足:足以,值得;戒:警惕。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piàn yán jiǔ dǐng片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毛遂片言九鼎,人重其言;季布一诺千金,人服其信。”
qiǎo yán lì kǒu巧言利口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jǔ zhǐ yán tán举止言谈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