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两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jǔ liǎng dé一举两得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sān yán liǎng yǔ三言两语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元 施惠《幽闺记 姐妹论思》:“有三言两语,寄也无因。”
yī huáng liǎng shé一簧两舌比喻胡言乱语。汉 焦赣《易林》:“一簧两舌,妄言谄语。”
liǎng miàn èr shé两面二舌比喻在两方面挑拔。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yī shé liǎng tóu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sān tiān liǎng tóu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sān tóu liǎng xù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
sān tóu liǎng miàn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sān bān liǎng yàng三般两样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天下只是一个道理,更无三般两样。”
yī dā liǎng yòng一搭两用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sān jiē liǎng shì三街两市泛称各街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
yī tuī liǎng sǎng一推两搡形容一再推托。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两厢情愿两厢:双方;情愿:心里愿意。两方都愿意;互不勉强。也作“两相情愿”。明·施耐庵《水浒》:“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厢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liǎng qíng liǎng yuàn两情两愿指双方都愿意。
liǎng guó jiāo bīng,bù zhǎn lái shǐ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liǎng xiāng qíng yuàn两相情愿两方面都愿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坚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sān rì dǎ yú,liǎng rì shài wǎng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gōng sī liǎng biàn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晋书·阮种传》:“若人有所患苦者,有宜损益,使公私两济者,委曲陈之。”
jìn tuì liǎng duān进退两端进退两难,迟疑不决。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yī shuāng liǎng hǎo一双两好比喻夫妇美好相称。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双两好。”
yī dāo liǎng duàn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yī dāo liǎng duàn一刀两段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全书·论语十六》:“直是一刀两段,千了百当。”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只索便一刀两段,倒大来迭快。”
liǎng lèi chā dāo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敢于赴汤蹈火。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让老乔先撤,你为他两肋插刀顶上一阵。”
sān quán liǎng jiǎo三拳两脚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两脚,和大虫敌斗,把大虫登时打死了。”
sān bù liǎng jiǎo三步两脚快速行走貌。周立波《民兵》:“她靸着鞋子,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
sān jiǎo liǎng bù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liǎng jiǎo jū jiān两脚居间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
liǎng xiù qīng fēng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 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liǎng gǔ xiāng fú两瞽相扶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
yī kè bù fán liǎng jiā一客不烦两家烦:烦劳,麻烦。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堂远禅师》:“一鹤不栖双木,一客不烦两家。”
yī qī liǎng xióng一栖两雄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liǎng jiǎo shū chú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jìn tuì liǎng nán进退两难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zuǒ yòu liǎng nán左右两难两面为难,不容易决定。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两手空空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yī kǒu liǎng chí一口两匙比喻贪多。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liǎng hǔ gòng dòu两虎共斗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两虎相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战国策 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 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明 徐元《八义记 张维评话》
liǎng hǔ xiāng zhēng,bì yǒu yī shāng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liǎng hǔ xiāng dòu两虎相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liǎng hǔ xiāng dòu,bì yǒu yī shāng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liǎng shǔ dòu xué两鼠斗穴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yī jǔ liǎng shī一举两失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liǎng miàn tǎo hǎo两面讨好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7章:“你是秘书长,在会上我听见你尽在那儿打圆场,两面讨好,到底是个什么居心?”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一心挂两头一颗心对两方面都惦念。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liǎng biān dǎo两边倒形容摇摆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张。莫应丰《将军吟》第26章:“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的。”
jiǎo tà liǎng zhī chuán脚踏两只船踏:踩。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是脚踏两只船,别企他儿当八路,小萝卜,皮红肚里白。”
shēn míng liǎng tài身名两泰见“身名俱泰”。南朝·陈·周弘让《与徐陵书荐方圆》:“吾荷朝思,得安丘壑,身名两泰,夫复奚言。”
yī jī liǎng bǎo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饥两饱。”
yī yán liǎng yǔ一言两语为数不多的几句话。《玉娇梨》第二回:“倒只愁儿子无真实之才,恐怕一言两语露出马脚。”
sān wǎ liǎng shě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因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告了一纸文状。”
rén cái liǎng kōng人财两空空:失去;没有。人和财物都遭到了损失。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yī sī liǎng qì一丝两气形容人呼吸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才离了三朝五日,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
yī jǔ liǎng biàn一举两便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远快活,且又不担干系,岂非一举两便!”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一口不能著两匙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èr xīn liǎng yì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liǎng ěr sāi dòu两耳塞豆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zhū liǎng fēn cùn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qǔ shě liǎng nán取舍两难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yī jǔ liǎng quán一举两全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yī shí wú liǎng一时无两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蔡东藩《唐史演义》第53回:“况且良娣姿色,也是一时无两,更兼与肃宗患难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无怪肃宗格外钟情。”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yī shēn liǎng yì一身两役一个人做两件事。《梁书 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
yī shēn liǎng rèn一身两任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tán jīn gū liǎng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shǒu shǔ liǎng duān首鼠两端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sān jié liǎng shòu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三节两寿,孝敬上司的钱,虽不敢任情减少,然而总是照着前任移交过来的簿子送的。”
liǎng cì sān fān两次三番多次,好几次。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看这个苍蝇两次三番落在这笔尖儿上。”
liǎng jiǎo yě hú两脚野狐比喻奸诈的人。《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liǎng dào sān kē两道三科说三道四,花言巧语。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谁听你两道三科,嚷似蜂窝,甜似蜜钵。”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三长两短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mài xiù liǎng qí麦秀两歧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liǎng miàn sān dāo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汉贼不两立比喻有我无你。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liǎng bài jù shāng两败俱伤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chēng jīn yuē liǎng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liǎng xiāng qíng yuán两相情原双方互相愿意。
yǒu liǎng xià zǐ有两下子比喻有点本领。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tán jīn gū liǎng弹筋估两指过分仔细地斟酌掂量轻重。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一卷:“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复认看,言真道假,弹筋估两的在日光中炫耀。”
bàn jīn bā liǎng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shì bù liǎng lì势不两立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sān tóu liǎng rì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quē jīn duǎn liǎng缺斤短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王朔《我是你爸爸》:“人家来转转,你们就吆喝着非拉着人家买,人家真买了就缺斤短两坑人家。”
fēn sān bié liǎng分三别两同“分星擘两”。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gōng sī liǎng lì公私两利见“公私两济”。《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fēn xīng bō liǎng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一物不成,两物见在见:通“现”。指一件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没有损失。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yī cháng liǎng duǎn一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6回:“娘娘倘有一长两短,小尼岂肯独活。”
liǎng xiǎo wú cāi两小无猜猜:猜疑;避嫌。形容男女在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唐 李白《长干行》诗:“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liǎng quán qí měi两全其美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sān xīn liǎng yì三心两意见“三心二意”。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九阿姐,你休得三心两意。”
hé liǎng wéi yī合两为一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
sān chuí liǎng bàng三锤两棒形容处事简单明快。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他本来也没准备耽搁这么长时间,心想行不行三锤两棒就完了,他转几天就回来了。”
yī chà liǎng é一差两讹同“一差二错”。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如若不听我言语,逼迫女儿一差两讹,与你干休不得!”
liǎng yè yǎn mù两叶掩目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北齐·刘昼《刘子新论·专学》:“夫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然无闻。”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道三不着两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苏王文<桂枝香>》:“道三不着两,四下乱倡扬,取得经来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diān jīn mò liǎng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掂斤抹两的称人秤。”
duǎn jīn quē liǎng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