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箧中物的成语故事
拼音kuāng qiè zhōng wù
基本解释比喻平常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此人家筐箧中物耳。”
暂未找到成语筐箧中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筐箧中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切万物 | 《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 |
一无长物 | 《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
一物一主 |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
一物一制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着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一物一制。” |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
一物不知 | 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
一物克一物 |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然而赵守翁竟无奈她何,此谓人生万物,一物克一物。” |
一物降一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
一表人物 |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梅香云)姐姐,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聪明浪子,论姐姐这个模样,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
一言中的 |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
一语中人 | 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一时,不知一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
一语中的 |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
万物之灵 | |
不失旧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
不幸而言中 | 《孔子家语 辨物》:“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
不轨不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
与物无忤 | 《周书·苏亮传》:“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 |
与物无竞 | 《北史·薛辩传》:“湖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 |
丑类恶物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
个中之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
个中人 | 宋·苏轼《李颀画山见寄》:“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 |
个中妙趣 | 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
个中滋味 |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
中书君 | 宋·苏轼《自笑》:“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
中冓之言 |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
中原板荡 | 宋·岳飞《五岳祠盟题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 |
中原逐鹿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中外古今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