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糊涂虫糊涂虫的故事

糊涂虫的成语故事


拼音hú tú chóng

基本解释不明事理的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云岫这东西,不给他两句,他当人家一辈子都是糊涂虫呢。”


暂未找到成语糊涂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糊涂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乱涂地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一塌糊涂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一塌胡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一榻胡涂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一败涂地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万民涂炭《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东抹西涂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东涂西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信笔涂鸦唐 卢仝《示添丁》诗:“不知四体正困惫,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养家糊口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出处殊涂
半涂而废参见“半途而废”。
半涂而罢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同归殊涂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吕端大事不糊涂《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
含含糊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老太太与凤姐姐方才说话含含糊糊,不知是什么意思。”
含糊不明
含糊不清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含糊其词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壮》:“即相执证,理全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
含糊其辞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坐于涂炭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壹败涂地《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夏虫不可以语冰《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虫不可言冰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夏虫不可语冰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虫不可语寒
夏虫朝菌语出《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夏虫疑冰语出《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