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恶籍盈指恶籍盈指的故事

恶籍盈指的成语故事


拼音è jí yíng zhǐ

基本解释犹恶贯满盈。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


暂未找到成语恶籍盈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恶籍盈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弹指顷《翻译名义集 时分》:“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三盈三虚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不吝指教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不念旧恶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不恶而严《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丑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为恶不悛晋·干宝《搜神记》第七卷:“贾后为恶不悛。”
为非作恶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前来扰乱我的公事,对也不对?”
了如指掌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了若指掌《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交臂历指《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人言籍籍《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妾亦闻外面人言籍籍,归怨相公。”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恶如崩《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恶是崩《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从恶若崩《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令人发指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以大恶细
以恶报恶《榖梁传·僖公二十三年》:“伐国不言围邑。此言围邑,何也?不正其以恶报恶也。”范宁注:“前十八年。宋伐齐之丧,是恶也;今齐乘胜而报,是以恶报恶也。”
以指挠沸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以指测河《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众好众恶《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众恶必察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传柄移籍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臣辐凑之变,因传柄移籍,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
伸手不见五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作恶多端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使臂使指《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