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习俗移性习俗移性的故事

习俗移性的成语故事


拼音xí sú yí xìng

基本解释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出处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暂未找到成语习俗移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习俗移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定不移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一民同俗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一脚不移
一表非俗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过。”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下愚不移《论语 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不习地土《南史 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
不习水土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不僧不俗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不可移易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有所定,则知其理之确然如是,一定则不可移易,任是千劲万劲,也动摇他不得。”
不同流俗《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不落俗套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与世推移《楚辞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与时推移唐 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专一不移东汉·班固《白虎通义》:“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世俗之见
世异时移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
世扰俗乱汉·王充《论衡·治期》:“世扰俗乱,灾害不绝,遂以破国亡身灭嗣。”
严气正性《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习与体成《孔丛子·执节》:“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习与性成《尚书 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习为故常明·沈德符《野获编·勋戚·沈禄》:“盖承成化以来,滥授冗员,俱以中旨批出,遂习为故常,不以为怪也。”
习久成性《尚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习以为常《逸周书 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习以成俗《魏书 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习以成性《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习以成风宋·朱熹《谏诤》:“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
习俗移人汉·杨恽《报孙会宗书》:“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