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局骗拐带局骗拐带的故事

局骗拐带的成语故事


拼音jú piàn guǎi dài

基本解释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局骗拐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局骗拐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衣带水《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七弯八拐《十月》1981年第1期:“过了一岗又一岗,一坡又一坡,上上下下,七弯八拐,又走了十多里才真正到了狼牙山脚下、我们要住下的村子。”
七湾八拐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第一场:“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负了,被你七湾八拐的几下子,连我都拿不定主意来了。”
上当受骗陆文夫《微弱的光》:“这九年也没有完全浪费,思考了不少问题,不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不断如带《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不绝如带《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不解衣带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不识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原来毛仲义五更时,先把大虫解上州里去了,却带了若干做工公的来捉解珍解宝。不想他这两个不识局面,正中了他的计策,分说不得。”
不顾大局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东诓西骗《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东诳西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应二哥,银子便与他,只不叫他打着我的旗儿,在外边东诳西骗。”
以点带面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宋·马永卿《懒真子》第三卷:“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全局在胸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冠袍带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分钗断带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博带褒衣《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含牙带角《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
吴带当风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坑绷拐骗魏风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
坑蒙拐骗《文汇报》1986.7.19:“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夫人裙带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三卷:“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
夹枪带棍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夹枪带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棒,终久是个什么主意?”
安眉带眼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局促不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局地吁天《尚书·召诰》:“以哀吁天。”
局地扣天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局地扣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