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骄戒躁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è jiāo jiè zào
基本解释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暂未找到成语戒骄戒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戒骄戒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丁宁告戒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
不骄不躁 |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
丰屋之戒 |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
位不期骄 | 《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 |
兵老将骄 | 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
凤狂龙躁 | 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
前覆后戒 |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 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 |
劝善戒恶 | 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 |
反骄破满 | 《人民日报》1983.11.15:“市有关领导要求各企业反骄破满,把主要精力从增加产品数量转移到主要抓提高产品质量、搞好产品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上来,增产国内外市场畅销产品。” |
后车之戒 |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
君子三戒 | |
在色之戒 | 语出《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
坐戒垂堂 | 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
天之骄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
富而不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
富而无骄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子贡曰:‘贪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
富贵骄人 |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
小惩大戒 |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11卷:“不过借此小惩大戒,也叫你东家晓得点轻重,你们要告尽管去上告。” |
少安勿躁 |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
少安无躁 | 唐·韩愈《答吕医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
少安毋躁 | 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所为,少安无躁。” |
履霜之戒 | 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
引以为戒 |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
心浮气躁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
志满气骄 | 《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也先不道,志满气骄,将有长驱深入之势,不可不预之防。” |
志骄意满 | 《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虑。” |
志骄气盈 | 元·杨载《诗法家数·荣遇》:“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