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墨迹未干墨迹未干的故事

墨迹未干的成语故事


拼音mò jì wèi gān

基本解释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说犹未了,思温抬头一看,壁上留题墨迹未干。”


暂未找到成语墨迹未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墨迹未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干一方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第二卷:“逆瑾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
一干二净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一干人犯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一掷干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不干不净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不干好事
不拘形迹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不留痕迹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不通文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两眼墨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6回:“但他是初到省的人员,两眼墨黑,他不认得上司,上司也不认得他。”
丰干饶舌《宋高僧传》第19卷:“二僧笑道:‘丰干饶舌。’”
乌漆墨黑
九死未悔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乳臭未干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并且乳臭未干,谁人来稽查得他?”
乳臭未除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商功父虽有两个外甥,不是姐姐亲生,亦且是乳臭未除,谁人来稽查得他?”
二卵弃干城《孔丛子 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亘古未有清 薛福成《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臣愚以为皇上值亘古未有之奇局,亦宜恢亘古未有之宏谟。”
亘古未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人迹罕至汉 荀悦《汉纪 孝武纪二》:“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
以防未然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余波未平
倒戢干戈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倒持干戈《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倒置干戈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倒载干戈《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偎干就湿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干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便恰似燕子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