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的成语故事
拼音pò wū gēng zāo lián yè yǔ,lòu chuán yòu zāo dǎ tóu fēng
基本解释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暂未找到成语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代风流 | 唐 杜甫《哭李常侍铎》:“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
一代风骚主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
一发破的 | 《晋书·王济传》:“恺亦自恃其能,令济先射,一发破的。” |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一块石头落地 | |
一夜十起 | |
一夜夫妻百夜恩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
一夜夫妻百日恩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一字连城 |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
一帆顺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
一帆风顺 |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
一年到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
一心挂两头 |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
一木破天 | |
一棍子打死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 |
一棍打一船 |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的话虽是不错,但俗语说的,树大有枯枝,一国之大,自然是有好的有坏的,何必一棍打一船呢?”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
一窝风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长枪短铳,和着铁镖弩箭,一窝风的向日兵聚集处杀去。” |
一竹竿打到底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
一网打尽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
一蛇两头 | 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
一语破的 | 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
一语道破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
一路顺风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一路风尘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
一路风清 |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用违其才》:“沈里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内地,将见一路风清,乃使作陕西巡抚,助讨宁夏。” |
一身两头 |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