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遵厌兆祥遵厌兆祥的故事

遵厌兆祥的成语故事


拼音zūn yàn zhào xiáng

基本解释谓遵循预兆行事。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暂未找到成语遵厌兆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遵厌兆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荤五厌
不厌其烦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不厌其繁明 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不厌其详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不厌求详茅盾《蚀·追求》:“徐子材不厌求详地询问史循自杀的感觉,几次把龙飞的已经到了嘴唇边的话打了回去。”
不祥之兆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风流阵》:“时议以为不祥之兆,后果有禄山兵乱。”
不祥之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乐新厌旧唐·陆贽《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时俗常情,乐新厌旧,有始卒者,其唯圣人。”
乐而不厌宋·欧阳修《六一笔记·夏日学书说》:“使其遂至于工,可以乐而不厌。”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想到这里,就令人不能不信‘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这句话了。”
五日京兆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京兆画眉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京兆眉妩汉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甚美,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
亹亹不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论》:“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抚,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不厌。”
亿兆一心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优柔厌饫明·宋濂《故东吴先生吴公墓碣铭》:“遐尔学徒,争奔走其门,先生随其资器,孳孳训迪,必使优柔厌饫而后已。”
作善降祥《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佳兵不祥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兆载永劫《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兵不厌权《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兵不厌诈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军不厌诈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切理厌心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显附者,辞直义畅,切理厌心者也。”
厌故喜新《问答上》:“使天地大义有所废阙,而厌故喜新,败亡相寻而不悟也。”
厌闻饫听宋·曾巩《送江任序》:“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厌难折冲汉·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吉祥如意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