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武错纵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 wǔ cuò zòng
基本解释形容交互错杂
出处明·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耆求卦之初,参武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参武错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参武错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元大武 |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 |
一十八般武艺 | 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
一差二错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孩子也大了,倘或你父亲有个一差二错,又耽搁住了,或者有个门当户对的来说亲。” |
一差半错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二回:“就是桂姐有些一差半错,不干小的事。” |
一念之错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守其在我,听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鳞,涅易淄,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 |
七擒七纵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七纵七擒 | 《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
七纵七禽 |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七纵八横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
三差两错 | 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七章:“你要出了三差两错,叫小堆八在前方知道了,我们可怎么对得起他!” |
三差五错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不文不武 |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
不知所错 | 《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无度,严诛列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 |
举直错枉 |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
乃文乃武 | 唐 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
乃武乃文 | 语出《书经 大禹谟》:“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
他山攻错 |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侈纵偷苟 | 清·方苞《谢季方传》:“其祖国初督学山西,饶于财,子姓习侈纵偷苟,妹始嫁,家中落而未尽。” |
修文偃武 | 唐·薛逢《九日曲池游眺》:“正当海晏河清日,便是修文偃武时。” |
修文演武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 |
偃武休兵 | 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
偃武修文 |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 |
偃武兴文 | 《汉书·循吏传·黄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 |
偃武崇文 | 《魏书·咸阳王禧传》:“国朝偃武崇文,偏舍来久,州镇兵人,或有雄勇,不闲武艺。” |
偃武息戈 | 《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
偃武櫜兵 | 《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
偃武行文 |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
偃武觌文 | 清·李振裕《祠阙里雅》:“偃武觌文,风行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