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户曹参军户曹参军的故事

户曹参军的成语故事


拼音hù cáo cān jūn

基本解释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户曹参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户曹参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万户千门唐 李德裕《长安秋夜》诗:“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万马千军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他恰才万马千军摆下战场,则见他们把门旗放,显出那弃印封金有智量。”
三户亡秦《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三星在户《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三曹对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
临军对垒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临军对阵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书香门户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买马招军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云窗月户宋·向子諲《清平乐·奉酬韩叔夏》词:“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却返云窗月户。”
云窗霞户元·周伯琦《学宫纪事绝句》之四:“数树青榆延阁东,云窗霞户绮玲珑。”
亡秦三户《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依门傍户明·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无骨力则待人而行,倚势乃立,东西恃赖耳,依门傍户,真同仆妾,非贱而何?”又《史纲评要·周纪·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难,与世上好人依门傍户者何啻千里。”
倚傍门户《明史·阉党传·门克新》:“克新,汝阳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叶灿、光禄卿钱春、按察使张光缙倚傍门户,且请速诛熊廷弼。忠贤大喜,立传旨行刑。”
倚门傍户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涿州纸衣和尚》:“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
倚门窥户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以为贱贵有伦,等威有序,以闲人持不急之务,朝夕倚门窥户,抑亦侍郎之所恶也。”
傍人门户宋 苏轼《东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傍门依户明·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尽宇内秦楚燕韩,傍门依户者,共是俺一家友生。”
兄弟参商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全军覆没《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全军覆灭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关门闭户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军不厌诈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军不血刃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军临城下《战国策 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