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尽光穷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ú jìn guāng qióng
基本解释蜡烛燃尽,烛光消失。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出处《北史·杜弼传》:“神之在人,犹光之在烛,烛尽则光穷,人死则神灭。”
暂未找到成语烛尽光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烛尽光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口吸尽西江水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
一坐尽倾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按,《汉书》本传颜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 |
一坐尽惊 |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座尽倾 |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住,一座尽倾。” |
一座尽惊 |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少君及言与人大夫游猎处,老人为儿时识其家处,一座尽惊。” |
一扫而光 | 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
一穷二白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
一网尽扫 | |
一网打尽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
一而光 | |
一览而尽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一言难尽 |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
一饮而尽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鸨儿只道他敬客,却自家一饮而尽。” |
万丈光芒 | 郭沫若《洪波曲》:“在他盲目而瘫痪的一片黑暗中,打出了万丈光芒的眩目的铁火。” |
上下天光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不到乌江不尽头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眼红喉急,分明似孙庞斗智,赌个你死我活,又如刘项争天下,不到乌江不尽头。” |
与日月争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与日月齐光 |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东壁余光 | |
两面光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凡事不能光做一面,总要两面光。” |
丧失殆尽 | |
丧尽天良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
乐尽哀生 | 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 |
乐尽悲来 | 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九十春光 | 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
乞穷俭相 | |
书不尽意 | 《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与阳休之书曰:‘……已矣哉,书不尽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