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获隽公车获隽公车的故事

获隽公车的成语故事


拼音huò jùn gōng chē

基本解释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

出处《红楼梦》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暂未找到成语获隽公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获隽公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国三公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一心为公
一无所获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一树百获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一秉大公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一秉至公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丁公凿井汉 王充《论衡 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七相五公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三旨相公《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下车之始《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下车伊始《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下车作威《汉书·序传》:“定襄闻伯素贵,年少,自请治剧,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下车泣罪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不劳而获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不勤而获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释名·释首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专心向公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不结交援,专心向公。”
丢卒保车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丢车保帅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乘车入鼠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瞰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
乘车戴笠晋 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乞儿乘车《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注引《世语》:“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
书同文,车同轨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