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藏锋敛锐藏锋敛锐的故事

藏锋敛锐的成语故事


拼音cáng fēng liǎn ruì

基本解释比喻不露锋芒。同“藏锋敛锷”。

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暂未找到成语藏锋敛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藏锋敛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山不藏二虎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不藏不掖
不露锋芒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不露锋铓
东藏西躲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东躲西藏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中心藏之《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临锋决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太传》:“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丹之所藏者赤《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争锋吃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
五藏六府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什袭以藏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什袭珍藏《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什袭而藏宋 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养威蓄锐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真殄元凶。”
养精畜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养精蓄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养锐蓄威《清史稿·洪承畴传》:“我军亦得养锐蓄威,居中制外。”
冲坚毁锐《孙膑兵法 威王问》:“锥行者,所以冲坚毁锐也。
冲锋陷坚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所部多收录亡命,藉为冲锋陷坚。”
冲锋陷锐清·王韬《瓮牖馀谈·张秉中事》:“前队二千人皆用洋枪,冲锋陷锐,发无不中,号之曰:‘此张家背嵬军也。’”
冲锋陷阵《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出锋头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初试锋芒魏巍《前进吧,祖国》:“他正支着腮微笑着,听参谋报告无座力炮初试锋芒的战果。”
初露锋芒《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剖腹藏珠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包藏奸心三国 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