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冷窗冻壁冷窗冻壁的故事

冷窗冻壁的成语故事


拼音lěng chuāng dòng bì

基本解释见“冷窗冻壁”。

出处宋·陈师道《谢赵使君送乌薪》诗:“老身曲直不足言,冷窗冻壁作春温。”宋·杨万里《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诗:“冷窗冻壁更成眠?也腾疏蓬仰见天!”


暂未找到成语冷窗冻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冷窗冻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冷不热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不择生冷沙汀《淘金记》九:“我们这场上的事情,你晓得的,有些人一点不择生冷!一天就想方设法,拖人下水。”
东南半壁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东壁余光
东窗事发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东窗事犯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东窗消息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东窗计《剪灯新话 天台访隐录》:“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乡壁虚造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
云窗月帐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云窗月户宋·向子諲《清平乐·奉酬韩叔夏》词:“薄情风雨,断送花何许。一夜清香无觅处。却返云窗月户。”
云窗雾槛康有为《大同书》癸部第二章:“若其上室,则腾天架空,吞云吸气,五色晶璃,云窗雾槛,贝阙珠宫,玉楼瑶殿。”
云窗雾阁唐·韩愈《华山女》诗:“云窗雾阁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李清照《临江仙》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云窗霞户元·周伯琦《学宫纪事绝句》之四:“数树青榆延阁东,云窗霞户绮玲珑。”
人情冷暖唐 刘得仁《送车涛罢举归山》诗:“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从壁上观《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令人齿冷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余杯冷炙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受用余杯冷炙,胜如剩粉残膏。”
作壁上观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傍人篱壁宋 严羽《沧浪诗话 附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辨》,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傍观冷眼《脂砚斋评红楼梦》第二回:“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顺问傍观冷眼人。’”
八窗玲珑唐 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消冻解《朱子全书》卷四:“见得大处分明,这许多小小病痛,都是冰消冻解,无有痕迹矣。”
冰消冻释宋·朱熹《论差役利害状》:“而此数十年深锢牢结之弊,一旦豁然,冰消冻释。”
冰清水冷《何典》第四回:“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闹弗清楚,到也不甚觉着。及至断了七,出过棺材,诸事停当,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