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临机立断临机立断的故事

临机立断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n jī lì duàn

基本解释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出处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机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暂未找到成语临机立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临机立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人立志,万夫莫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一刀两断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日万机《尚书 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一笔勾断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一线生机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七断八续《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
三分鼎立《魏书 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三十而立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三足鼎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下临无地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下临无际
不失时机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不断如带《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不破不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不立文字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两雄不并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中立不倚《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临事制变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临事制变,困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临事而惧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临军对垒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临军对阵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临别赠言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临别赠语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临危下石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