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阴夜阳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òu yīn yè yáng
基本解释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
出处《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暂未找到成语昼阴夜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昼阴夜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命归阴 |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9回:“兰生一铜人横扫过去,打着穆春腰肋,一命归阴。” |
一夜十起 | |
一夜夫妻百夜恩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
一夜夫妻百日恩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曲阳关 | 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词:“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三叠阳关 |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
三更半夜 | 《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
三迭阳关 | 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三阳交泰 | 《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三阳开泰 |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不舍昼夜 |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不阴不阳 |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
丹凤朝阳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
买田阳羡 | 宋 苏轼《菩萨蛮》词:“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
以夜继日 | 《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
以夜继昼 | 《东观汉记·郅恽传》:“陛下远猎山林,以夜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
以夜继朝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
以夜续昼 |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将行,上书劝伐河北,而游娱宴集,以夜续昼。” |
以日继夜 | 《陈书·郑灼传》:“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 |
众阳之长 | 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 |
俾夜作昼 | 唐 白行简《李娃传》:“四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
俾昼作夜 | 《诗经 大雅 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
借尸还阳 | 何其芳《理性与历史》:“以后再有法西斯蒂的鬼魂借尸还阳的话,总可以少骗几个人吧。” |
光阴似箭 | 前蜀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时光似箭,日月如梭,也有一年以上。” |
光阴如电 | 明·陆采《怀春记·青销相窥》:“光阴如电逝难追,百岁开怀能几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