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策驽砺钝策驽砺钝的故事

策驽砺钝的成语故事


拼音cè nú lì dùn

基本解释驱策劣马,磨砺钝刀。指勉为其难,努力从事。驽,低能的马;钝,不锋利的刀。

出处宋 岳飞《御书屯田三事跋》:“伏蒙陛下亲洒宸翰,铺述三子屯田足食之事,俯以赐臣,臣敢不策驽砺钝,仰副圣意万一。”


暂未找到成语策驽砺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策驽砺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万全之策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举无遗策《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乘坚策肥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再接再砺唐 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决策千里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萧相立功于万代,留侯决策千里。”
出奇划策沙汀《淘金记》十二:“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
出谋划策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出谋献策浩然《艳阳天》第十章:“弯弯绕提出这个问题,明明是给马之悦出谋献策,眼前这个笨蛋,偏偏领会不了。”
出谋画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凿龟数策《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历世摩钝
历世磨钝
厉世摩钝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发策决科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口呆目钝克非《春潮急》二五:“张福寿顿时口呆目钝,半天才小声说:‘我晓得的喃!我又没去戴过红花、吃过油大。’”
史策丹心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筹转策《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坐运筹策《汉书 项籍传》:“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
妙策如神
带砺山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带砺河山元·刘致《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弊车驽马西汉·刘向《说苑·臣术》:“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以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
愚民政策刘少奇《论党》:“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遇事武断,实行家长式的统治,实行‘愚民政策’。”
成败利钝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拙口钝腮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拙口钝辞元·无名氏《倅范叔》楔子:“须贾平日拙口钝辞,犹恐应对有误,家中有一辫士,名日范雎,得与此人同行,凡事计议,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