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秉旄仗钺秉旄仗钺的故事

秉旄仗钺的成语故事


拼音bǐng máo zhàng yuè

基本解释秉:执持;旄:古代军旗;钺:掌权的兵器。比喻掌握军事大权。

出处《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暂未找到成语秉旄仗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秉旄仗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秉大公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一秉至公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委差委缺,仍旧是一秉至公。”
一秉虔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
不辟斧钺《汉书 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不避斧钺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仗义执言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4回:“若以文、武、宣、平之灵,仗义执言,国悔罪,王室之福。”
仗义疏财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仗义直言《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仗义行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仗势欺人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仗气使酒《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仗气直书《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仗节死义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仗马寒蝉《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使酒仗气《南史·沈庆之传》:“昭略字茂隆,性狂俊,不事公卿,使酒仗气,无所推下。”
倚官仗势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
倚财仗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刀锯斧钺《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
史鱼秉直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寒蝉仗马《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当风秉烛明·无名氏《勘金环》第三折:“我性命恰便似当风秉烛,恰便似水不浮沤。”
慷慨仗义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打翻身仗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9章:“张普景是一腔热血要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梁必达对他也表示充分尊重。”
斧钺之人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斧钺之诛《庄子 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斧钺汤镬《汉书·苏武传》:“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明火执仗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杖节把钺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