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始有终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shǐ yǒu zhōng
基本解释有开始也有结束。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暂未找到成语有始有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始有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人有庆 | 《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
一元复始 | 《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
一无所有 | 《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 |
丈夫有泪不轻弹 | 明·李开先《宝剑记》第37出:“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
三生有幸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下笔如有神 |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下笔有神 |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下车之始 | 《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 |
下车伊始 | 《隋书 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 |
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 《南齐书·张融传》:“太祖索奇爱融,为太尉时,时与融款接。见融常笑曰:‘此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 清·张岱《周宛委墓志铭》:“如此异才,求之天下,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
不可终日 |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
不得善终 | 《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 上卷》:“汝家虽出二帝,可惜不得善终!”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不知所终 | 宋 洪迈《夷坚甲志 崔祖武》:“后归乡里,不知其所终。”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 宋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
与民更始 | 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38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来至此,焉有怯进之理?” |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明·徐元《八义记·张维评话》:“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 |
中郎有女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天津吕某,妇某氏……相夫子,事事尽礼。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