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则食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è yíng zé shí
基本解释指月满时才会发生月食。比喻事物盛到极点就会衰落。
出处《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暂未找到成语月盈则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月盈则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则一,二则二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一日三月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三旬九食 | 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晋·陶潜《拟古》诗:“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
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三盈三虚 | 汉·王充《论衡·讲瑞》:“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出。” |
不劳而食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
不吃烟火食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作长句。后再同东坡来,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不平则鸣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不日不月 |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郑玄注:“行役反无日月。” |
不知寝食 | |
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不进则退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
不遑暇食 | 《书 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孔颖达疏:“遑亦暇也。重言之者,古人自有复语。犹云‘艰难’也。”一说,没有闲暇时间从容地吃饭。 |
不食之地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
不食人间烟火 | 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不食周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不食烟火 | 《终有报》第一回:“人都道他不食烟火,体气欲仙。” |
不食马肝 | 东汉 班固《汉书 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与日月争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与日月齐光 | 战国·楚·屈原《楚辞·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且食蛤蜊 | 《南史·王融传》:“(融)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识。昭略屡顾盼,谓主人曰:‘是何年少?’融殊不平,谓曰:‘仆出于扶桑,入于汤谷,照耀天下,谁云不知,而卿此问?’昭略云:‘不知许事,且食蛤蜊。’” |
东食西宿 | 汉 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
丰衣足食 |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
临风对月 | 元·丘处机《沁园春·示众》词:“向碧岩古洞,完全性命,临风对月,笑傲希夷。” |
临食废箸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6回:“此用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